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王守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唐朝王守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瞒祸主要讲什么?
《瞒祸》讲述了在唐朝元和年间,名臣李德裕与权宦王守澄势同水火,围绕朝政控制权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李德裕忠君爱国,却遭到王守澄的陷害,蒙冤致死。他的后代以其留下的秘密遗诏为线索,历经坎坷,与王守澄的后人斗智斗勇,最终揭开了李德裕冤死的真相,为其***昭雪。全书以李德裕家族与王守澄家族的恩怨纠葛为主线,展现了唐朝宦官专权、朋党纷争的黑暗历史。
李湛为啥叫唐敬宗?
唐敬宗李湛(809年7月22日—827年1月9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7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
长庆元年(821年),加封景王。长庆二年(822年),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7]蔡东藩评价:唐敬宗在位二年,未尝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绛、韦处厚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无道者比,而卒为逆阉所弑者,好游宴,暱佞幸故也。 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爱理政。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引发染工***事件。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年仅十七周岁,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葬于庄陵。
姓宇的诗人?
宇向,生于山东,七零后重要诗人。宇向的作品「能有效挖掘自身的直觉、痛感和超验的思维」,在海内外影响广泛。曾获多项民间诗歌奖。 著有诗集《哈气》(民间赞助)、《宇向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低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美国Zephyr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向他们涌来》(楚尘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她也作为视觉艺术家参加绘画艺术展览。
宇文鼎,字周重。
御史中丞宇文邈之子。历官仓部员外郎、左司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宪宗时为御史中丞,受密诏与宋申锡诛杀郑注。不料京兆尹王璠泄密,被郑注和右神策中尉王守澄获悉。长庆初,任右拾遗。与李珏等劝穆宗戒酒色。文宗时为华州(在今陕西渭南)刺史。八年,因坐赃事贬循州刺史。有女河东郡夫人嫁永王李璘次子李伶。
唐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
历史上,太监专权最厉害的朝代是汉、唐、明。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中央权力被削弱,给宦官势力创造了机会,有些太监身兼统兵权力,混乱朝纲废立皇帝。
唐文宗时期大杀宰相不可一世的仇士良,退休时曾向其他宦官传授经验“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奢靡…”后被唐武宗废。
唐代宗废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唐顺宗时俱文珍权倾一时;唐僖宗喜享乐,田令孜逢迎;唐昭宗废杨复恭。
比较出名的太监还有:王守澄、刘季述。刘季述曾***传圣旨,迎太子登基,后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刘季述,唐昭宗复位。
唐朝后期为了对抗藩镇,朝廷成立了神策军作为禁军,而神策军的首领无一例外是太监。
唐朝六大宦官高力士、程元振、李辅国、鱼朝恩、仇士良、王守澄如何排名?
唐朝六大宦官都曾权重一时显赫风光,依罪恶排名如下仇士良杀二王一妃四相排第一,王守澄掌权三十余年三度参与废立皇帝居第二,李辅国囚禁太上皇勾结张皇后诬杀建宁王企图拥立越王夺位排第三,程元振掌权乱国害死大将来瑱居第四,鱼朝恩排第五,高力士对唐玄宗最忠诚罪最轻名声六位中最好居最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王守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王守澄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