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三省历史吧,明朝 十三省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十三省历史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十三省历史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清分别占了哪些省?
  2. 大明两京十三省是哪些?
  3. 明朝的时候有多少个州?
  4. 大明疆域如此广阔,为何只设立了两京一十三省?

明清分别占了哪些省?

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

清朝内地行政区划直隶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1884年(光绪十年)置新疆省1887年(光绪十三年)置福建台湾省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置江淮省后旋即撤裁

明朝十三省历史吧,明朝 十三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明两京十三省是哪些?

具体来说,明朝的“两京”指的是**北直隶和南直隶**,而“十三省”则包括以下地区:

1. **山东**:包含今天的山东省以及辽东地区。

2. **浙江**:对应今天的浙江省。

明朝十三省历史吧,明朝 十三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福建**:对应今天的福建省。

4. **广东**:对应今天的广东省。

5. **山西**:对应今天的山西省。

明朝十三省历史吧,明朝 十三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 **河南**:对应今天的河南省。

7. **湖广**:包括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省会驻在武昌。

8. **江西**:对应今天的江西省。

明朝的时候有多少个州?

明朝 1427个县。

明代在全国设置十五个省级单位,包括:北直隶 、南直隶 、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共十五个省级单位,为明朝稳定的统治区域,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注意:明朝与今名称虽大部相同,但所辖地域有相当差别,不宜以今天的行政区划上溯);另外,明朝在1406年至1427年间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后被废;南明时期,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二县,另设澎湖安抚司,号为“东都”,后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并于承天府之上再设东宁总制府。

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为府,成为主要的二级行政区划,但是同时又有直属于省的直隶州,行政级别等同于府。府以下有属州和县,是主要的第***行政区划,而属州还可能领有少数县,成为结构上的第四级,但相对重要性很小。直隶于省的直隶州下也领若干县,其级别相当于府属州或府属县,仍是第***行政区划。所以州按性质不同是跨第二、第三两个级别的区划,而与府相比,无论属州或直隶州的治所所在地均不设县,即使原有县的也被并入州制。

大明疆域如此广阔,为何只设立了两京一十三省?

明朝两京13省的的行政划分其实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后来深感不便,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1376年(太祖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制并存的大体格局。明初设置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三分各省军政司法权力的体系,后逐渐被巡抚制度接掌,巡抚常常成为各省权力统一的最高长官。

有的一省一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楚州)。有的在几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布政使司。两京是京师(即北直隶)和南京(即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因习惯上也称一个直隶区为一省,所以又有15省之说。明朝与今名称虽大部相同。

此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区设置有乌斯藏、朵甘二都司,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不过这些属于羁縻性质,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十三省历史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十三省历史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直隶 明朝 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