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拐点明朝皇帝,明朝的拐点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拐点明朝皇帝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拐点明朝皇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有人说万历十五年是个历史拐点?
  2. 大明鼎盛时期版图到底有多大?
  3. 土木堡之变反应出明朝哪些致命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万历十五年是个历史拐点?

因为如果纵向来看大明的历史,会发现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大明似乎是有了要衰亡的征兆,整个晚明的天灾人祸,都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首先是天灾,从万历十三年到万历十七年,经历了一场特别可怕的大旱,尤其是万历十五年,整个华北地区一年的降水量寥寥无几,按照《明史》的形容,叫“赤地千里”。为了赈灾,朝廷拨出了大部分的粮食,几乎是耗尽了张居正改革遗留下来的财富。而除了干旱以外,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山东地区和河南还爆发了一场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啃尽了原本就不多的粮食,加重了人民生活的疾苦程度。由于干旱和蝗虫的双重打击,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伴随着饥荒而来的,就是一场弥漫了六个省的大瘟疫。一年之后,河南、北直隶山西三省的人口就从1580年的2560万减到了1588年的1280万。除了人口的锐减,饥荒还严重破坏了北方的户口管制,结果就是造成了大批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历史拐点明朝皇帝,明朝的拐点-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频发的天灾,万历十五年还是大明政治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争国本一事浮上水面,坚持道统的大臣和拥护皇帝的大臣开始纷纷站队,自此,晚明声势浩大的党争即将拉开序幕,也恰恰是因为党争,导致了明廷政令不下,朝局混乱,在缺乏有力的领导下,大明的贪腐情况迅速回温,***的吏治再一次榨取着民脂民膏。而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万历皇帝失去了前期勤政的秉性,变成了和他爷爷嘉靖一样的***。对文臣充斥着的敌对情绪,使得万历愈发的仰重宦官集团。于是从万历中期开始,已经消停了十几年的宦官集团又一次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了。

虽然一切都还没有达到崩溃的边缘,但是已经有了开始,因此说万历十五年是个历史转折点,或者说,这一年也是“万历之渊”。

因为一部电视剧让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火了一把,也让很多人知道了这样一个概念:明亡于万历。明朝灭亡原因到底是不这样,可能不是一句话能概括完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的。

历史拐点明朝皇帝,明朝的拐点-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万历皇帝朱翊钧主政的四十八年确实是明朝的转折点。

大明之衰败,始于正德、嘉靖,而到万历朝可以说有亡明之兆了。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可就是这样长命的一位皇帝,却没有为大明江山留下丰厚的政治遗产,恰恰相反遗毒最深。

万历登极前十年,由于万历年幼,张居正辅国,万历及太后对张也是信任有加,鼎力支持,国家大事悉数出于张。“帝赉忠良”的张居正也不负重托,即成就了他一代名相的美名,也成就了万历之初的政绩:武备有力(刘显、戚继光、凌云翼、李成梁、张佳允等)、吏治严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历史拐点明朝皇帝,明朝的拐点-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这样的日子只有十年,到万历十年的时候张死了,万历皇帝就对张居正进行了彻底的清算,万历十一年褫夺了张的一切荣誉,削去上柱国、太师的称号以及谥号文忠,夺取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将张的罪状昭告天下:当开棺戮尸,姑且免之。万历十二年抄了张居正的家,搜出来黄金两万两,白银十几万两,其子孙儿女饿死、残死,戍边而亡的不计其数。张也落得一个明于治国昧于治身的恶名。

张的倒台标志着万历皇帝亲持国柄的开始,但万历帝并没有励精图治,从此万历开始了亲小人远贤臣的醉梦时代: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三十多年,与外庭隔绝,宦官重用,多为矿使税使到处敛财,为祸人间。吏治混乱,封疆大吏、中枢首脑、六部大臣常常几年都空缺,也不补充任命;有罪的官吏也不追究,该退休的官吏也不让走,甚至于有院部大臣直接挂印走人。庸人秉政,百官多旷其职,边患也越来越严重,朝廷却不以为意,万历十一年清太祖用兵塞外,开始蚕食周边,经过三十余年,到万历四十六年,清太祖起兵攻占辽、沈,朝中才重视边患,方才加强武备,就开始征兵征饷,“辽饷”一征,加上自然灾害、官吏贪腐,使老百姓更加民困财尽,天下骚动使然,很多人开始铤而走险,去做土匪,之后朝廷为了对付民变又加征“剿饷”,明之三大饷(辽饷、剿饷、练饷)可以说是朝廷自掘与人民的开始,外不能打败建州,内不能安抚百姓,朝廷内外交困,可以说明之亡已经无可挽回。所以,万历朝是明代的转折点。

大明鼎盛时期版图到底有多大?

明朝疆域是大还是小,鼎盛时有多大,说实在话,明朝汉地行政区是两京十三省,对归服明朝的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政策建立了许多的自治区。

明朝疆域争议的原因,不是汉地十三省,而是其他民族的疆土,有一些人认为明朝对四夷统治只是名义上的,对四夷十分的野蛮无情,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真实的明朝对四夷是有实际统治的,因为明朝廷对四夷首领有绝对的任免权,地方四夷首领必须经过明中央委任才合法,明朝对四夷两无一有,两无:无税收,无劳役,一有:有优先经济补助,由于明朝包容开放的民族国策,四方诸夷无不归服,大明疆域空前辽阔。

明朝疆域辽阔,那他有多大,可以这样说,东方澎湖巡检司,西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南方旧港宣慰司,北方奴儿干都司,中方两京十三布政司,这个疆域是按设卫置司来讲的,凡是设卫置司的地方,都表明他们都有统一国号(大明),如果按势力范围,几乎整个亚洲都是明朝的藩属国,这也是有人说明朝4800万疆域的原因,有一个英国航海家孟席斯甚至说:明朝势力范围是整个地球(环游世界),但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评价历史以真实为标准,没有根据不能乱说,藩属国能不能算明朝疆域,客观的说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设卫置司的地方才是明朝疆域范围。

按现代领土观念,明朝对汉地之外的区域设卫置司就可以说明是领土的象征了。


明朝最大疆域是永乐朝,西南扩张到钦邦(即缅甸东半部分),南方扩展到今日越南的北部(接近占城,即中南半岛的拐点),西北至哈密(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库页岛(今俄国萨哈林岛),北方越过长城,但是只是建立了一系列堡垒群,没有走很远。

以上除了越南和辽东、辽西,包括缅甸、哈密、东北都只是羁縻,在少数地区设卫驻守,没有建立地方政权。并且几十年间以上地区基本都被放弃。

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疆域,明朝都比今日的中国要小

帝国版图最大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时代,面积在1100万平方公里,大约维持了二十多年。明成祖驾崩以后,明朝版图就开始不断弱小。明神宗朱翊钧时代以后锐减,到崇祯帝朱由检殉国时,加上大顺起义军领地勉强350万平方公里。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元朝以后,恢复汉家山河。经过多年的经营,又将辽东、漠南与青藏等纳入统治。到建文帝朱允炆时,(版图大致如下图)

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变夺取***后,将北方防御军队大规模抽调,而登基以后害怕塞王如法炮制,干脆将东胜卫、大宁卫、开平卫等北方卫所大量内撤,最终导致明朝北方边界不断后退,退守长城一线形成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另一方面,朱棣征服了东北的女真各部,奴儿干都司真正建立起来;西北诸卫也不断推进。在南方,明成祖灭越南胡朝,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将越南纳入中原版图;在今缅甸、老挝与泰国等地设立“三宣六尉”。明朝版图东到大海,南到越南,西括青藏,西北到哈密,东北到黑龙江以北,领土达到极胜。

土木堡之变反应出明朝哪些致命的问题?

土木堡之变于明朝来说绝对是[_a***_]之耻,大明朝经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积攒的基业几乎毁于一旦,明朝开放、强盛的局面出现了断崖式的拐点。如果要分析出现土木堡之变的根源,我认为有三点: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伊始,王朝的政治格局就与以前所有的朝代有所不同,朱元璋彻底的斗跨了相权,取消了丞相制度,***机构分为吏、工、兵、礼等六部,六部的尚书直接受皇帝制约,但同时又增加了权力极大的监察院等监督机构。

制度设计没有问题,减少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风险,而且大明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外戚干政的传统,说明朱元璋对外戚的防患更是严密,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从王朝建立起,就是皇权一支独大,也只允许皇权独大。

朱元璋这么设计,却给后世皇帝埋下了两个隐患:

1、皇权不受制约,遇到昏聩皇帝,就会将王朝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2、铲除了相权和戚权,就一定有其他的政治力量依附、干扰、甚至捆绑皇权,那就是明朝一直都存在的宦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宦权崛起并不是覆灭王朝的根源,而是朱棣成立了内阁制度,变相的把“丞相”请了回来,却又不同于丞相。

内阁的强弱对皇权有直接的影响,而在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时期,明朝内阁处于最势弱的时期,明宣宗留给少年天子明英宗朱祁镇的是整个明朝最为强大的内阁“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

土木堡之变被列为明朝隐藏最深的秘密,历史真相令人不敢想象。明朝时期土木堡之变,为什么明朝五十万大军打不过两万蒙古骑兵?土木堡之变被称为明朝由盛到衰的开始,史书认为强大的大明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丧失了权威,大明的藩国也开始蠢蠢欲动,不再臣服大明,甚至连大明内部的藩王势力也开始不再服从朝廷,明朝此时此刻可谓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土木堡之变”大家可能都知道,瓦剌(“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明史列传216》))袭扰边境,挑起战争,明朝的淘***帝朱祁镇和头号大太监王振,带着号称的五十万大军和文武大臣数百人向西御驾亲征(四处浪),一路浩浩荡荡,过居庸关,经重镇宣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被瓦剌几万骑兵击溃,不仅文武官员兵士死伤殆尽,连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首领也先掠去。

总的来说,明朝是一个比较窝囊的朝代。其中最窝囊的就是明朝出的那几个大名人,这些人不是什么大名将、大名士,而是大太监王振,应当要对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的失败负起责任。明英宗极度宠信王振,甚至让一切军政事务都交由王振决断。然而王振并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他组织不当,导致前线的明军混乱不堪。王振独断专行,拒绝其他文武大臣插手军政事务,搞得众人怨声载道。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王振在退军时担心大军损坏他的庄稼,因此屡次修改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最终被瓦刺大军追上,明朝骑兵为断后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几乎凝聚了明朝北方所有的精锐部队,被蒙古人消灭之后在北京只有数十万老弱病残,要不是于谦力排众议坚持守住北京,可能在明朝又会发生一场类似于五胡乱华、靖康之变一样的历史悲剧。

回溯前面的过程描述,我们只能说原因“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很复杂,也可以说这是多种原因的总和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拐点明朝皇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拐点明朝皇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万历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