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唐朝小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小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安西铁军是怎样的存在?他们真的是孤军守边四十余年吗?
唐朝鼎盛时期,在西域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多个,并设有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并驻有大批军队,将西域牢牢地控制在大唐手中。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从包括河西、西域等的西北地区抽调了大量边军进入中原勤王平叛,大批驻守西域的也在抽调之中。虽然边兵对平定安史之乱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大大削弱了唐朝中央***对西域的控制。
河西驻军被调走后,对河西走廊觊觎已久的吐蕃趁势出兵,占领了河西走廊,使得留在西域的大唐军队直接失去了与***本土的联系。吐蕃则以河西走廊为基地,一步一步地蚕食***在西域的地盘。最终,唐军能控制的只剩下安西四镇和北庭等少数据点,而率军驻守安西的就是郭子仪的侄子,被后人尊称为铁血郡王的郭昕。面对着吐蕃的强大势力,尽管已经没有了朝廷的消息,但守军在郭昕的带领下人,仍然顽强地战斗,保持着***的尊严。
在此期间,郭昕不断地派人向长安进发,试图与***中央***取得联系。十六年后,终于有信使冲破重重阻碍到达长安,再次与中央***取得联系,此时,已是唐德宗时期。唐德宗得知这么多年来,原来***在西域一直还有块飞地,对驻军舍身报国的精神大为感动,于是拜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封武威郡王。但此时的***,刚刚从安史之乱中恢复过来,内部有藩镇割据,外部与吐蕃连年作战,对西域驻军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精神鼓励,根本无法提供任何物质支持。无奈之下,郭昕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787年,***与回纥结盟,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阻,西域的驻军面临的形势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回纥衰落后,吐蕃重在西域***取攻势。790年,北庭都护府陷落,***在西域只剩下郭昕的一支孤军。808年,***在西域的最后一个据点龟兹遭到吐蕃的围攻,郭昕率领一群白发苍苍、坚守安西近半个世纪的老兵,与吐蕃展开了最后的生死决战。这场战斗的结局是注定的,***守军全军覆没,从此之后,西域便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直到清朝乾隆皇帝才再次收复这片中华旧地。
唐朝除了苏定方、张世贵将军,还有哪些被小说演义抹黑的将军?
大家好,我是神秘的小天尊。唐朝除了张士贵将军苏定方将军,还有哪些被***演义抹黑的将军,有哪些被***美化的人?这就不得不提李道宗将军了。
1.李道宗
李道宗将军是唐朝初年的宗室将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唐高祖李渊的堂侄。
李将军一生战绩赫赫,破刘武周,避其锋芒,以计摧败,待刘武周粮尽力屈,不战而胜;
战王世充,在李世民率军击败郑帝王世充作战中,李将军屡建战功;
灭东突厥、吐谷浑,在突厥扶持的汉东王刘黑闼军包围中,李将军护持李世民,与尉迟敬德杀出重围,后西灭吐谷浑,派奇兵逾山袭敌后,两面夹击,大败吐谷浑部。
征高句丽,亲率几十名骁勇骑兵冲击敌阵,高丽军阵型顿时混乱,后方大军趁势斩敌首千余。
唐太宗晚年大赞李道宗为与薛万彻、李勣齐名的名将。但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晚年的李将军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途中病死,可谓晚景凄凉!
就是这么一位从不以势凌人、心胸宽广的名将,却在
***《薛家将》中,被塑造成了一个一直陷害忠臣薛仁贵的反面小人,在***中,李道宗被叫做成亲王,在唐太宗李世民召薛仁贵回京之际,陷害薛仁贵,在饭菜里下***,把昏迷的薛仁贵送到了翠云公主的床上,谁知翠云公主正直贞烈,不愿与李道宗同流合污,被李道宗失手打死,并顺水推舟嫁祸给了薛仁贵。这在历史上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为了塑造薛仁贵的高大形象,李道宗不幸成了反面烘托人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小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小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