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大全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科举会试考什么?
  2.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什么?
  3. 1499年,明朝一场科举考试悬案,为何说两考生改变中国历史?
  4.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
  5. 明朝对科举考试舞弊是如何惩治?

明朝科举会试考什么?

在明朝科举考试乡试童试考秀才举人。一般来说是考的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一般来说通过乡试成为举人的话对于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了。

会试的话虽然说出的题目还是四书五经题目。这个时候光凭四书五经书籍里面的内容是考不上的。因为会试通过以后成为进士。进士一般来说都会当官的。所以会试考的是对于地方政务的处理能力以及经验

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大全-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什么?

乡试、会试的文字程式做出了规范,定下科举考试共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疑问,《四书》义、《五经》本经义各一道(本经是指从五经中的《诗经》、《礼记》、《尚书》、《易经》、《春秋》选一门专修);

第二场试礼乐论一道,并作诏、诰、表、笺这些公文;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一道。等中式十日后,考生还需复试五事,分别为骑、射、书、算、律,最后的殿试考时务策论一道,便是整个科举的考试内容。

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大全-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499年,明朝一场科举考试悬案,为何说两考生改变中国历史?

我们现在能够用互联网与高科技的东西来记录我们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古人没有照相机、监控器等等,只能依靠纸和笔来记录,甚至在没有纸和笔的年代,只能用更古老的方式来记录。但由于***有限,所以只有重要的事情和人物才有可能被史官记载,会出现“烂尾”的现象,也会与野史有很大差别,真相可能只能留在过去,只有当事人知道。而在1499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科举***案件,这个案子在史书上有,叫做“程敏政泄露试题案”,但是最终调查的结果却是模糊的,但是在这场考试中,有两位考生却改变了中国历史,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先来说说程敏政泄题的案子吧,在明朝科举考试非常严格,程序繁多,这是因为朱元璋特别痛恨***,毕竟在古代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要是考试程序不够严谨那会寒了多少考生的心啊。所以当时程敏政泄题案子出来的时候,皇上勃然大怒,坊间流言四起,程敏政被迫告老还乡,涉案其中的唐寅和徐经终身禁考。是不是听到了熟悉的名字,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唐伯虎,我们都知道唐伯虎不仅风流倜傥,而且才华过人,当时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功名,程敏政先生也非常赏识这位年轻人。当时唐寅和徐经是同一届的考生,所以两个人当时一起去拜见城内的先生,可就是这一拜,让他们深陷这个案件,无法脱身。

徐经当时是富家子弟,所以拜访贵人的时候送了不少礼物,谁也没想到程敏政竟然就是他们的主考官,当时有一张试卷答的非常好,程敏政未看其姓名便推断是唐寅所写,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便觉得蹊跷,后来有人将此事报案。但是程敏政到底受贿没有,史书上没有说明,反正将这个案件的所有人都进行了处罚。也不知道对唐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剥夺考试资格之后,自己不用在寒窗苦读,反而成为了一个精通书画的潇洒男子。

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大全-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个考生不是徐经,而是与唐寅一同考试的王阳明,他没有受泄题风波的影响,由此成功进入仕途,对读书人来说这便是最好的结局,可是王阳明不是普通人,他想要国家能够一切平顺,政治清明,可是他眼前的这个国家却深陷混沌,君主是非不分。他没有受那场风波,他没有受那场泄题风波,经由那场考试,王阳明进入了官场。在政治斗争中,王阳明深受迫害,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朝堂,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也是在教书中他更加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心学”。

王阳明这样的读书人是不肯屈服那样的黑暗,既然改变不了这个朝堂,那就退一步培养好的苗子,让他们去影响世界。从此明朝少了一个好朝臣,多了一位***级别的教书先生。如果唐寅没有发生那样的一个意外,他进入这样的官场,是会同流合污还是会选择与王阳明那样急流勇退?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历史长流里面留下的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

1499年的那场考试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们的发展轨道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王阳明和唐寅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不过***使历史再来一次,他们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王阳明不会,他的身上依然有读书人的顽固与坚守的清白和真理;唐寅即便成功考取功名,可能也会忿忿不平那样的朝政,所以再来一次还是现在这样模样,历史依然被他们改变着。

明朝科举流程及时间

明代最低一级考试为“童试”。应考者为各州县的“童生”,考取之后就可以“进学”为“生员”,即准其入府学或县学读书。只有考取了“生员”,才取得了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或“相公”。生员最重要的考试为学政(主持一省儒业和举业的官员)所举行的岁、科两试。岁试是学政按临地方所举行的考试,科试为选拔生员应乡试所举行的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明洪武十七年规定,每三年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应试对象为国子学生员和府州县学生员中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乡试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称为“秋闱(闱即试院、考场)。乡试考中之后,称为“举人”,社会上又称之为“孝廉”。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元即第一的意思)。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再考的考试是“会试”,应试对象是举人,在乡试后一年举行。因考试在春季,又称“春闱”。这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明代洪武初年在南京举行,后来改在北京。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贡士须参加“殿试”。

最高一级考试是“殿试”,也叫“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策问,考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后一甲三人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秀才、举人和进士

在古代,各级参加考试的人员,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它属于阶梯形式一步步上来的,不是秀才不能参加举人考试,不是举人也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至于殿试,只有前几十名的贡生,才有资格参加。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参加科举顺序如下: 1童子试.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有资格参加正试.童子试又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步骤进行.童子试每年都有(好像是). 2.正试.正试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顺序.正试每三年一次(好像是).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

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明朝对科举考试舞弊是如何惩治?

明清时期对科考舞弊处理较严,但若较真说起来,明代科场大案不多,主要还是集中在清代,动辄杀头、流放的也是清代。

这起科场大案发生在洪武三十年,也是导致明代南北分开取士的重要***,大致经过就是当时科考放榜,大多是南方士子中榜,北方士子一个没中,引起广泛不满,北方士子一起上疏,最后朱元璋拍板处理了主考官,增录了北方士子。

但实际上,北方士子学识确有不足,增录人员中还有人犯讳,朱元璋也是硬着头皮认了。主考官也是倒霉,本身并无收受贿赂舞弊的实据,只因为上榜的南方人太多,最后考官背锅。

这起案件发生在弘治十二年,大学士李东阳、少詹事程敏政为考官,参考者有唐寅、徐经等人。

考完后,有人举报程敏政卖考题给唐寅、徐经,最后查证属实,此事记载于明史中,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事后,程敏政被贬官,唐寅、徐经自然被剥夺考试资格,从此后唐寅纵情山水,醉心书画。

仅从科场舞弊来看,明代处理得并不严苛,很少有人因此而掉脑袋,对主要责任官员贬谪处理,***考生被除名,失去考试资格。

这是清代第一起科场舞弊大案,考官收受贿赂,公然在考场内翻阅考卷,按事先拟好的名单取舍,放榜后,大批京官子弟榜上有名。

考生们集体到文庙哭闹,惊动圣听,立案调查此事。

最后,有7名涉事官员被判***,父母兄弟妻子被判流放,家产充公。

这起案件中,中榜的大多为江南盐商子弟,放榜后,千余考生同样到玄妙观哭闹。

从古至今,但凡是考试,总会出现一些***的行为,尤其是一些国家性的且竞争性较大的考试,***的行为屡见不鲜。科举考试作为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为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道路,所以为了能够金榜题名,很多人不惜冒着被惩治的风险,通过各种***手段寻求功名。针对这种舞弊行为的出现,历代也颁布了一系列惩治制度,以明清时期的处罚力度最甚。

明代处罚科举***行为的力度之所以最严厉,是因为明代科举舞弊花样繁多,绝胜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例如利用请托以通关节鬻卖考题、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行为,这些都是考场上常见的***行为。

明代对***行为的惩罚法令和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的法令,另一种是对某次***皇帝发布的命令等。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只允许文人研究儒家经义,严禁他们谈论政事,妄议朝政者不是被冠以谋逆之罪遭到流放、诛杀,就是被朝廷定为永不录用的社会闲人,他们无法接触政治核心,对灰暗的社会现象只能是空悲切,有志文人在朝廷的压迫和无奈的社会现实下,只能绝口不谈政治,空谈仁义礼智信。那个时候的中国文化界整体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

其实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文史政向来不分家,这完全与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化钳制政策不相符,但为什么明清,尤其是清代对文人谈论政事如此讳莫如深?这也许跟清朝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中国这个“天朝上国”在清代中后期就逐渐退出了世界主流政治舞台,人心浮动,有识之士纷纷对当朝统治者发出责难,加上西方大国的崛起让腐朽的当朝元老激起了对”蛮夷之地”的无比恐慌,他们更不乐意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谈论任何国家大事,深恐动了国之根本。因此统治者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手段,极力将有新思想、有不满之言的知识分子排除在官僚体系之外。

考生答题

所谓“八股”,就是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八股文的内容全部来自四书五经,内容空虚陈旧,连篇累牍,艰涩而乏味。凡参与科举的考生,必须按照朝廷规定的严格的文体、格式进行考试。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十个部分组成,八股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议论文文体。比较让考生头疼的是四股,这每股必须有对偶句组成,通常须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深一浅,另有联属,总共合成八股,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到了明清就有了别名,就是“八股取士”。

这对考生的要求非常高,考生必须熟记四书五经及其经卷释义,这本该是考验考生的机会,择优录取当真是可以为国家文化建设增砖添瓦,只可惜这一时期的合格考生,大多是埋首故纸堆,胸中尽有五经典籍,却少了时代发展的新思想,再者,由于社会***现象横生,考生哪有几个是凭着真才实学去应考?就算有,被那限定死的条条框框一约束,还有几人能做出符合要求的八股文?学子的思想与才华慢慢被***的科举政策给消磨掉,渐而日益滋生了***的各种手法。 夹带***是最常见的。近代曾发现一套火柴盒大小,但印有30万字的《五经全注》,这是清朝时期科场上***常见的专用书。这套微型的《五经全注》,版面密度极高,全书352页,30万字。它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儒学***的详尽注释。这本标榜为方便考生旅途携带的微型***书,不知道给多少考生带来了光耀门楣的荣誉,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被它连累的葬送了前程。因为清***对考场***还是严惩不贷的,按照《大清律例》,一旦发现***的行为,考生要戴伽三个月示众,杖刑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

夹带在鞋子中的***手段

***书籍

请人***在这一时期也不少见,如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汉民,他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皆中举人。由于选拔过程繁琐,要层层考试,因此找“***”***虽然命中率高,但风险太大。为防止雇人***,考官在验证应试者身份时,要详细核对考生的体貌特征,考生持履历证,准考证入场,对号入座,这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形式,有些许的相似。

不过,最让统治者头疼也最痛恨的***现象就是贿赂考官,清初曾发生贿买官员的“丁酉弊案”;顺治年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发生“五闱弊案”,最后江南16名主官全部被斩决,数十人遭流放,百名考生赴京重考。

清代针对科举***猖獗的现象,统治者对***行为进行了严惩,为了防范***也费劲了心思。比如,为防止考生夹带***,清代规定应试考生只能穿着单层的衣褂、裤袍、帽子,甚至袜子,考生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来搜查,最让考生斯文扫地的是,考生的***也要检查。但无论对******取怎样严格的审查手段和严酷的惩罚措施,清朝选贤任能的[_a***_]度,已和它自身命运一样,日落西山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考题汇编答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科举 考试 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