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有哪些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济南唐朝历史遗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舜和济南有什么关系?
  2. 唐冶来历?
  3. 济南波罗峪景区?
  4. 历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是济南章丘人还是淄博临淄人?

舜和济南有什么关系?

舜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可能是历史太久远的缘故吧,对于五帝的记载版本不一,但不管是那种版本,都有舜这个远古帝王。

舜的历史详略不一,有关的资料也不全面。不过在济南这块地方,到处都有舜的印记。虽然历史过去了几千年,可舜给济南的影响也影响了几千年,并且一直到了今天。在济南的好多大酒店,经常会有一个“舜”字,像舜耕山庄、舜和国际、天喜舜和等等。同时济南还有舜耕路,舜耕中学,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总之,在济南,似乎躲避不了这个字。同时济南还有一个雅号就是舜城。

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在济南的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带“舜”字的道路和地点的名字。如舜耕路、舜德路、舜世路;舜耕小学、舜耕中学、阳光舜城、舜城商务中心、山东天舜大厦等,舜究竟与这座城市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有关舜与济南的故事

舜在历史上被称为虞舜,出生在有虞氏部落,名重华,据说他长着双瞳,历史上这种人一般都是天生异样,必有神力,像仓颉、虞舜、重耳、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都是具有重瞳的人。济南,唐代起便有“舜城”的雅号。相传大舜曾在此生产生活多年,足迹遍布这方土地,青山绿水间留下众多有关舜的传说和遗迹。
济南古称历下,因历山而得名,舜耕历山的故事历代盛传。舜以孝德感动了天下,因此尧将王位传给了他,并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

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冶来历?

唐冶是济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区域,其得名源于唐朝时期的一个匠人叫做何冶,他在这里经营铁器手艺,因此这片区域就被称为“冶地”。

而“唐冶”是因为在唐朝时期这个区域的手艺非常发达,且在唐代跻身于全国的冶铁业中心,因此在明清时期以后就逐渐被称为“唐冶”。

唐冶一直以来都是济南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此外还拥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如钟楼、净念塔等。

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发掘和挖掘新的文化内涵,让唐冶这一区域成为济南城市文化的重要引领地。

济南波罗峪景区?

波罗峪是济南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面积约2586亩,距济南市区19公里,交通便捷。巍巍泰山余脉环绕,峰峦跌宕,岭险奇削。

波罗峪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其人文景观有东晋的三圣佛洞、唐朝的香山寺、丁字寨遗址、宋朝米芾书法明朝的不老泉月亮地、清朝的甘露泉和小石屋、民国的红枪会遗址以及保存良好的现代知青上山下乡而建造的知青村等。

自然景观也是丰富多彩,有古佛崖、坐佛、降龙洞、伏虎洞、卧虎岭等,更有2万多平方米的一清池、二龙潭和三叠湖。

历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是济南章丘人还是淄博临淄人?

唐代名相房玄龄的故乡是济南。

房玄龄之父房彦谦墓至今矗立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办事处彩石村村北,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房玄龄父亲及其家族墓地所在,证明房玄龄故乡就是济南。

高继习先生在《房彦谦籍贯考》一文中,对房彦谦和房氏家族有过翔实而深入的研究,据该文所述,房彦谦应生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少年时曾长期居于历下,18岁辟为齐州主簿,后在北周攻打青齐时被任为齐州治中。据其本传记载,他曾组织武装在齐州备战,以抵抗北周军队,但齐主在青州投降,他便中止备战,归家隐居,至隋开皇七年才重新出仕。隋大业十一年(615),房彦谦卒于泾阳令上,此后可能停柩未葬,并曾移柩于洛阳,至唐贞观五年(631年)才在朝廷赐予的隆重礼仪中,与其夫人的灵柩一起被“从京师洛阳殡所送至本乡”,而其本乡,即是“齐州亭山县赵山”一带。也就是彩石和孙村交界处的赵山。葬房彦谦的人是房玄龄,父因子贵,房彦谦下葬时,朝廷给予厚遇:“近代以来,恩荣褒赠,未有若此者也”,送葬的人多达两千余人。

(房彦谦墓前石碑,已被巨型砖塔保护起来)

另外,房彦谦墓往东约一公里,至今尚存清河太夫人墓,墓前立有《唐陇西李氏清河太夫人之碑》,她是房玄龄从祖房子旷的夫人李氏。房子旷是房彦谦的从叔,官至隋常州别驾,早故。李氏的儿子房仁裕(591—666)是隋末唐初的大将军,封清河郡公,赠幽州都督、兵部尚书谥号“忠”,陪葬昭陵。母以子贵,李氏因子之功,于贞观九年(635)被封清河太夫人之号,永徽二年(651)病故于长安。高宗李治闻之,诏曰:“前大将军房仁裕母亡,丧事所须,并宜官给。”次年二月十五日,房仁裕抚母灵柩归葬故乡,高宗又降敕书曰:“前左领军府大将军房仁裕,既还乡葬母……迎道人力传乘等,务使周济。”这些诏书内容,都被写入碑文,碑文中的“旧域”、“还乡”、“至乡”、“归葬”等词,都说明赵山一带就是房仁裕的故乡。而从碑文“贞观年中,碑已先树”句看,李氏葬前,其夫房子旷早在贞观年间已埋葬于此,所以李氏是“归葬”,与夫合葬。

房彦谦去世16年,房玄龄仍将其灵柩辗转千里归葬家乡;而清河太夫人殁后,房仁裕更是不远数千里从长安将母亲灵柩送返故乡,与父亲合茔,且把自己早夭的儿子,也就是母亲最心爱的孙子房先贞陪葬在身旁,其“落叶归根”的思想十分明显,而且房彦谦碑有“安厝于本乡齐州亭山县赵山之阳”句,说明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赵山附近,确是清河房氏一族迁居青齐后的聚居地。“自十六国南燕时,房氏先祖房谌从清河流寓济南后,在此处已居住200年,繁衍数代,早已将济南作为他们的故乡”。而房玄龄本人,18岁时就被齐州举为进士,此后长期在隋唐中央***任职,直到贞观五年,送父母灵柩归葬故乡赵山。

家族居住地一般都离家族墓地不远,对于房氏家族具体的居住地,高继习先生也在文章中大胆推测,“除历城古城外,可能的地点还有两处,皆在赵山附近,一处是赵山西侧数里的邢村,另一处是紧靠赵山北侧的顿邱一带。”高继习在文章中写道:“邢村位于房彦谦墓西侧3.5公里,至今房氏仍为该村最大姓氏,其宗谱自称是清康熙年间自临沂’回迁’至此,可见其更远的祖上曾居此地。这是一座很古老的村落,村中有灵鹫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始建于唐代。……邢村北侧1公里为唐冶村,该村也多有房姓村民……唐冶一带相传曾为李世民高丽时冶炼兵器的地点之一,故而得此村名。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这一带历来就是济南地区铁官的重要***矿区……而邢村之得名,又或许与房玄龄曾被赐爵邢国公有关?”另一处可能的地方是孙村西端的西顿邱一带,“该村东南方向与东顿邱、南顿邱村接壤,三个村子皆紧靠赵山之阴,而赵山之阳即为房彦谦墓,仅有一座小山相隔。其与邢村、唐冶村也仅有西部的围子山相隔。据考,这里曾是刘宋顿邱郡郡治、北魏顿丘县县治。……这紧邻的三个顿邱村,其地下应该埋藏着一座南北朝时期的顿邱城遗址。……如此,与房彦谦墓、清河太夫人墓相隔最近的城址,在北魏时期无疑就是这座顿邱城。理论上来说,房氏毕竟是富庶的世族,在乱世中,其居住地应该是具有严密防守的城市。因此当时房氏家族若要在赵山附近居住,顿邱城会是其最佳选择。”

那么房玄龄自己的墓为什么不在济南呢?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去世,终年70岁。太宗为他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陪葬昭陵。房玄龄墓碑如今在陕西,是昭陵陪葬碑之一,根据宋代欧阳修、赵明诚的考证,碑文书写者是褚遂良。高宗即位后,还下诏让房玄龄配享太宗庙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南的唐朝历史遗址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济南 清河 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