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资料多吗,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知乎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真实历史档案?
  2. 哪个朝代(时期)文人最多?为什么?

唐朝真实历史档案?

建国前,唐朝历史档案陆续有所发现,尤其是敦煌石窟遗书和吐鲁番文书对于隋唐时期档案内容及其形式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敦煌遗书,是指敦煌藏经洞等处发现的经卷和文书等文献材料。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发现于千佛洞等288号窟(藏经洞),总计约四万余件。

自公元1907年起,先后被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人鄂登堡等大量劫往国外。以唐人写本为主,间有刻本。除汉文外,尚有文、藏文抄本。吐鲁番文书(包括西晋唐代档案)出土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的阿斯塔纳和哈拉和卓附近的古基群。

唐朝历史资料多吗,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知乎-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俄国人科兹洛夫、德国人勒柯克、日本人桔瑞超等曾对该地墓群进行过盗掘。1959年以来,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该地区发掘了西晋至唐代中叶墓葬近400座。清理出西晋初年至唐大历年间各种文书数千件。

其中年代最早的为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木简),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但大多残损不全,内容包括有户籍、手实、记账、受田帐、欠田帐、退田帐、收支文簿、收支历、授官、授勋的告身、审理案件的辨词和录案,租佃、买卖、雇用的契约以及私人的信札等,涉及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对该地区及唐代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与当时***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历史资料多吗,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知乎-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哪个朝代(时期)文人最多?为什么?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我个人觉得我国历史上宋朝的文人最多。

宋朝把国子监设为最高学府,一度改名国子学。

唐朝历史资料多吗,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知乎-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仁宗庆历时设太学,北宋末,太学生达三千八百人,实行三舍法。又设武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国子监主要成为中央教育管理机关。地方教育有州县学和书院。由于印刷术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的发达远远超过前代。在乡村农民中,如《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识字课本,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不少地区利用农闲举办冬学,由穷书生教农家子弟识字。

福州一地解试,宋哲宗时每次参加考试者已达三千人,宋孝宗时增至两万人。南宋时,福建建宁府每次参加解试者达一万余人,连小小的兴化军也达六千人,反映了教育的普及程度。

仁宗时期,为了教育的发展仁宗令藩府设立学校。庆历四年(1044),曾令州县皆设学校。熙宁四年(1071),又诏各州县普遍设学校。

***逐渐以学校“升贡”代替解试,崇宁三年(1104)至宣和三年(1121)的十八年间,解试、省试曾全部停废。

北宋末是州县学最盛时期,不仅有学舍供学生食宿,还有学田及出租“房廊”的收入作为学校经费。大观三年(1109),北宋二十四路共有学生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二人,在校学生如此之多都是空前的。  

宋代私人办学得到很***展,一些学者、儒生纷纷设立“精舍”、“书院”,教授生徒。宋初著名的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今江西庐山)、岳麓(今湖南善化岳麓山)、应天(今河南商丘)、嵩阳(今河南登封)或石鼓(今湖南衡阳石鼓山)书院;

此外,茅山(今江苏南京三茅山)书院,亦颇有名。这些书院大多得到***的资助与奖励,如赐额、赐书、赐学田等,也有私人捐赠学田和房屋。书院规模都较小,学生数十至数百人。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前来作答。

文人最多时期必然是唐宋,窃以为原因如下:

唐宋时经隆,天下定,政治宽,生平之重须与之相应之文学艺术形;唐国强,万国来朝,诸文得之善通,心上兼而,有便于学者生,故名家辈出。

唐宋时风俗淳、心开、世安、东西文化交及贸易多,科举制度亦拔出于多才之良大文学,故唐宋时词家多。

视宋计亦甚明,而国家又高文轻武,世安民又有闲钱,故多而学文矣,此亦矣宋士甚多也。

2.统治人之示与倡

如:唐玄宗宋徽宗诗词手,诗词选宫兴复及民;唐前,诗词歌赋属贵术,正是”旧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之科中,诗皆为必考科。

3.科举

科举制达,以能考科举,乃有大者去读书,又随之,士固多矣。在隋、唐前,无时,读书略为富之属,贫士不赡,如陶渊明照,故多无人肯读书。而科举制之生,乃直至于人以读书,此公之功名对,入仕之法。

4.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我认为是宋朝,首先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将地位低下就算是平级也是文官高一头(害怕再来个陈桥兵变)。其次宋朝科举制度录取人数扩大,唐朝几十人宋朝一科能达到几百人,还有一层原因是有好些落地的考生一气之下投靠外族攻打宋朝比如张元。再次宋朝接盛唐之后宋词繁荣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等文学风气浓厚。大致这些原因一是政策二是地位三是风气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文化特别灿烂的时期,比如先秦战国,哲学家多;比如魏晋南北朝诗人多;唐朝,诗人散文家多;宋朝,文人多;民国,文人思想家多。

倘若以文人最多为标准,我以为宋朝为最,而宋朝文人,又以宋仁宗一朝为最。

宋仁宗一朝,有哪些著名的文人呢?

简单列几个:范仲淹、王尧臣、韩琦、富弼、文彦博、包拯、张方平、钱惟演、王安石、司马光、张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蔡襄、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

看了这个简要的名单,你就会知道,宋仁宗一朝的文化人之有名,之多,可以说,宋仁宗时的文化,几乎是宋朝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把这个名单里的人去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他们之间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相互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

这里你知道,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是黄庭坚的老师,但你知道吗?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而苏洵三父子又得益于张方平的推荐苏轼才到欧阳修门下,而欧阳修又是晏殊的学生,他们之间,纠缠着很多复杂的关系,发生过很多故事。

晏殊是宋朝最早的著名词人、诗人,后来当上了宋仁宗的宰相。欧阳修以文名紧随其后,成为了晏殊最得意的学生,但是,欧阳修却对晏殊的懒政颇有意见,当时宋朝正同西夏打仗,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欧阳修想到老师日理万机,相当辛苦,就冒雪到宰相府看望晏殊,哪料到晏殊却在喝酒唱歌,欧阳修觉得老师也太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了,就写了一首诗,在诗中几乎是用“教育”的语气教训老师道:“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让晏殊灰头灰脸,很不高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资料多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晏殊 宋仁宗 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