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象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李象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李象的介绍?
李象
李象(634-702)唐太宗之孙,李承乾长子。李象之子李适之为唐玄宗时期宰相,唐玄宗开元年间,李象因李适之功劳而得以追赠为越州都督、郇国公。
李象,祖籍陇西狄道,唐朝宗室,唐太宗李世民嫡孙,恒山王李承乾(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嫡长子)之子,唐高宗时期,李象为怀州别驾,厥为鄂州别驾。***中,象子适之(李适之)为宰相,赠还承乾始王,象越州都督、郇国公。《新唐书 卷八十 列传第五》
生年考究
据《册府元龟》载,“四年......十二月乙未,皇太子诞育,宴三品以上於临华殿,赐帛各有差。”可知李承乾贞观四年有一子降生,李象为其长子,故李象应出生于630年,应是庶出。贞观十二年(638年),太子妃苏氏产子,此子应为李承乾第三子(最幼)李厥。
大唐李承乾的女儿?
***李承乾没有女儿。
李承乾的妻妾没有记载,有三子:
李象,贞观八年出生,蕲春郡太守,赠越州大都督,封郇国公。
李医,贞观八年到贞观十二年之间出生,早夭。
李厥,字厥卿,贞观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出生,鄂州别驾,赠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宗正卿。
对于房玄龄和魏征当丞相时的功绩,你怎么看?
魏征和房玄龄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以善于纳谏著称,房玄龄以能谋善断著称。对李世民而言,一个是一面镜子,另一个是一把利剑。他们的人生互相成就,他们的名声相得益彰。
魏征归唐之后,跟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用魏征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李世民宣武门之变后,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但却赦免了魏征,并用魏征为詹事主簿。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因为魏征直言进谏,多次于卧榻召见他询问得失,魏征都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的信赖。
而房玄龄善诗能文,博览经史。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投靠李世民,在秦王府期间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帮助李世民谋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即位后,拜他为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房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后在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
曾经,唐太宗对二人有过评价: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李世民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官员于东宫。这时李世民对侍臣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尽心对我,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徵一人而已。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过他们。”并且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两人。可见成就贞观之治,两人功劳不可或缺。
其实,唐朝中期宰相李绛总结很到位:“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凡是成就大事业者,必然离不开有识之士的辅佐帮助。汉高祖刘邦离不开萧何、曹参,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同样,李世民因为魏徵和房玄龄,赢得了从谏如流的好名声。
房玄龄(579一648丿名乔,字玄龄。魏徵(580一643)。两个人都是李世民贞观年间的名相,又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学士成员,不分伯仲。但二人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魏徵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房玄龄是李世民的一根拐棍儿。房玄龄出身官宦人家,进士出身,在渭北时就投奔到秦王李世民制下效力。出任典管书记,秦王府记室为李世民选拨文官武将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玄武门之变中五大功臣之一。房玄龄是个实干家,给唐朝制定各种法制律令一直用到唐朝末年都没有改过,还监修国史。官拜尚书左仆射,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同辅政,史称"房谋杜断"。封梁国公,死后赠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享配太庙。魏徵原是瓦岗寨的人,后随李密投唐。在同河北窦建德作战中被俘,窦建德惜其材而用之。唐朝灭窦建德以后又回归***,任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郑国公。李世民一心想要开创一代盛世和魏徵彻夜长谈探讨治国之道,先后上书劝谏二百多次,还敢于当面指责李世民的过失一点面子不给。有一次,李世民正在宫中玩一只进贡的鸟,看见魏徵进来敢忙把鸟藏在袍孑腋下。魏徵***装没看见,在和李世民谈完公事以后顾意不走,东拉西扯谈了很久,魏徵走了以后李世民发现鸟已经被捂死了。魏徵死后李世民非常悲恸。李世民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房玄龄跟魏征一个排凌烟阁第五一个排第四,都是司空,看着差不多,但却大不相同。
房玄龄是李世民主要的谋臣,李渊怕李世民谋反,不容许房玄龄跟李世民在一起,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冒着抗旨的风险招房玄龄进天策府,可见李渊和李世民都明白房玄龄的重要性,对李世民来说,有没有房玄龄完全不一样。
魏征死的早,李世民死后房玄龄在很长一段时间还起着重要作用。
重用魏征主要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起到宣传的作用。魏征是太子的人,用他肯定有安抚太子手下,收买人心的意思。魏征喜欢挑太宗的毛病,重用他显得李世民大度,总是弄太宗难堪,太宗肯定一肚子火,但是没办法,忍了。魏征死后,太宗因为魏征可能参与侯君集谋反,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象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象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