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格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宣德殉葬妃子?
  2. 明代殉葬制度何时结束?
  3. 唐宋有殉葬制度吗?

宣德殉葬妃子

朱瞻基殉葬的十名妃嫔分别是: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等。《明史·后妃传》记载:正统元年八月,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淑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册文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盖宣宗殉葬宫妃也。

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格-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代殉葬制度何时结束?

1465年

明英宗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明英宗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至此,这一制度才在明朝最终废止。 明英宗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由于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1464年

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格-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天顺八年正月十六(1464年2月23日),英宗皇帝驾崩,享年三十七,葬于裕陵,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格-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的殉葬制度是由明英宗在天顺八年正月十六(1464年2月23日),由英宗写的遗诏废除的。

明英宗在病重时“口占一命,定后妃名分,勿以殡御殉葬,凡四事,付阁臣润色”。自此以后,明代取消了人殉制度。明京的遣招废除了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他经历磨难之后的灵光一点。

唐宋有殉葬制度吗?

人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野蛮陋俗,它大概出现在奴隶社会之前,是阶级和私有制开始出现的一种标志。对于人殉制度,从孔老夫子那个年代就开始受到谴责了,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个“俑”都不是***,而是木偶和土偶,孔夫子都不愿意,所以孔子骂道:他一定断子绝孙吧?或者也可以翻译成:他难道没有后人吗?不管那种翻译,孔子都是不同意人殉的。

但是,即使是孔子这么有号召力的人都没能感化后来的统治者,无论是在秦朝汉朝还是三国时期,都有人殉的情况出现。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殉这件事的强制性削弱了不少,相反变成了一件更像自愿的事情,北魏时期的明元帝对人殉***取的就是一种自愿的方式,他说:能殉葬者可任意。

到了唐宋年间,人殉制度已经不是法律所强制的了,但是有很多自愿殉葬的个例还是灿在的,比如史书记载,突厥可汗之子阿史那·社尔曾请求允许自己唐太宗殉葬,但是高宗李治却特地把父亲的谕旨告诉了他,不许他殉葬。宋朝也是如此,人殉的事情极少出现。

从辽、金、元时期开始,人殉之风开始复苏,到了朱元璋时期,他更是为明朝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在他去世之前,他用四个字“责殉诸妃”夺走了46个嫔妃的性命,朱元璋这么做,倒不一定是怕死后孤独无人陪伴什么的这么简单,更可能是他有鉴于元末后宫之乱才做出的决定。

在朱元璋之后,殉葬制度就或多或少的延续了下来,一直到了明英宗时期(他是明朝的第六和第八位皇帝)才被正式废除。当时明英宗兵种之际,用一句“勿以殡御殉葬”结束了明朝的殉葬。但是满族在历史上是有过一段将殉葬设为定法的时期的,这个制度也被他们重新带到了中原,从努尔哈赤康熙年间,一直都有人殉的存在,到了康熙12年,康熙才将此制度废除。

从数据上来说,明清两代民间的殉葬数量和强制性都是大于王室的,王室的人殉易禁,但民间的确实不好禁,这其中也有统治者的原因,他们一方面禁止人殉,另一方面却给那些殉葬的妻妾予以各种表彰,不是著书立牌坊就是奉为节妇烈女,实际上就是在鼓励人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殉葬名单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殉葬 明朝 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