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州蟒历史,贵州蟒蛇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贵州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贵州蟒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蟒袍为什么叫蟒?
  2. 明朝大臣有赐蟒袍玉带的吗?
  3. 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

蟒袍为什么叫蟒?

蟒袍是明朝的一种服饰是,他并不属于当时官服,而是属于当时的赐服,他的地位和身份远远大于官服。所以在最初的时候,还并不是***都能穿的一件衣服。可以穿上这个衣服的人,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就比较高了,而且是君王旁边比较重要的人。所以就叫蟒袍。

明朝大臣有赐蟒袍玉带的吗?

有。古人从汉皇武帝以来,上至皇帝皇亲国戚,下至大臣官员的一种制度内的服饰。最早出现在秦汉,一直延续到清末。古人认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所以又成龙袍蟒袍。玉带则是指束在腰间的腰带。用白玉砌成的长方形块状,用红线或是蓝线穿成。有玉扣。故称为蟒袍玉带。形容是一种富贵和高贵。

明朝贵州蟒历史,贵州蟒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缅甸为什么要扣押永历帝

个人认为有几点可以阐述。从南明内部看,永历虽然是南明反清复明的一面旗帜,是南明的精神领袖,经历了肇庆继位,继而在清军的炮火中“移驾桂林”,又有金声桓与李成栋的反清归明,最后在南明内讧的过程中李定国赶走了孙可望,但孙可望向清军献南明守军地图也奠定了南明的败局,在经历了时起时落,机会一再丢失,既没有雄霸一方的英主风姿,也没有君王死社稷的决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逃到缅甸,估计此时的缅甸国群臣早已对其这位宗主国主有了深刻的认识,此人绝非中兴之主。再从缅甸内部看,缅甸国王莽达喇最初也是出于救济的目的在境内划了一块地供永历君臣自给自足,但此时的明朝已是强弩之末,大厦将倾,莽达喇不可能不知道,基于明朝乃是“天朝上国”,所以也没有额外为难,一直到其弟莽白发动政变后杀了莽达喇,为求***的合理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莽白还是要求宗主国南明永历对其册封,却遭到了永历的强硬拒绝,莽白怀恨在心,随即制造了“咒水之难”,永历众臣马吉翔,沐天波等皆死于此事变中,永历真正意义上成了孤家寡人,此时起也成了莽白的掌中物。从外部环境看,永历逃到缅甸后,此时的满清已基本上肃清了反清势力,统一了全国,继而向缅甸***施压,令吴三桂驻兵云南,摆出一副攻入缅甸拿永历的态势,并要求缅王交出永历,以清朝当时的国力军力,缅甸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莽白迫于压力也会先扣押永历再移交,对于缅甸也无法选择。

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祟祯帝在景山***殉国,后满清入关,李自成逃走,明朝遗臣先后拥戴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登基抗清,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登基,即永历帝,史上将这段时间称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


缅甸人怎么会扣押永历帝呢?永历帝朱由榔登基后,抗清无兵可用,当时正值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因抗清在作战中被箭射死,其余部群龙无首,永历帝派人笼络,因为共同的抗清目标,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率军拥戴永历帝在俩广.云.贵.湘. 赣.川等地区坚持抗清,1658年12月永历帝迁至昆明建立滇都,后孙可望拥兵自重,欲自立为王,永历帝调李定国部将其击败,孙可望兵败降清,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被清军追击,被迫逃至缅甸,被缅王莽达收留,不久缅王莽达的弟弟莽白发动***,处死了老缅王,新缅王莽白因向永历帝索要钱财不成,便斩杀其随从300余人,其时,清军吴三桂部向缅王索要永历帝,缅王将永历帝献于吴三桂,1662年1月,永历帝朱由榔在云南昆明被绞死,终年39岁。

以上所述,便是缅甸扣拥永历帝的前因后果。

明朝贵州蟒历史,贵州蟒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小编过去写过的一篇推文,让大家都了解下那段悲惨的咒水之难!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不久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于一片石之战中打败大顺军。

面对步步紧逼的满清铁骑,南方的明朝旧臣与昔日的义军,居然站到一起,打着匡汉复明的旗帜,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这就是南明政权。然而,在内耗加上满清的双重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键这三个小朝廷很快就覆灭了。如此一来,历史留给大明的时间和家底已经少之又少了。

明朝贵州蟒历史,贵州蟒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如此危难之际,大明的接力棒,交到了桂王朱由榔的手中。公元1646年末,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改年号为永历,成为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立朝不久,满清就攻至广东,明军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

在如此艰苦的局势下,南明***又与满清苦战了十余年。于公元1658年,南明朝廷逃入云南,在昆明建立滇都。不料,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很快就率军杀来。走投无路的永历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次年正月出逃到缅甸,打算在缅甸境内延续国祚。

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缅甸虽同意接纳永历流亡***,但却要求南明文武官员必须解除武装,方可入境。于是,永历只能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同时还赏给缅甸王大量财物,这才得以入缅。

永历等人入缅时,虽然身边的兵士不多,但其***仍有李定国的数万抗清大军护卫。因此,尽管缅甸王虽然对永历朝廷有戒心,但也不敢轻举妄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贵州蟒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贵州蟒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缅甸 永历帝 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