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记录历史的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记录历史的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编修国史的职位?
是专门为皇帝记录历史的官员,明清朝时应该是官拜二品或以上。 大家知道古代皇帝会天天上朝,而上朝必须有一位史官在旁记载谈话,写入史册。 最重要的是,此官不得参与政事,必须对政事如实报道,所以在康熙以后,此官比一品官员还要受保护,比一品官员还要大,为的就是保护历史,不让任何人修改历史!
掌管史记的官?
唐代记录史记的官职是史馆修撰。
唐代,因正式设立了史馆,史官制度乃趋于规范化。史馆以宰相为监修,称监修国史;修撰史事,以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专职修史者,称史馆修撰;亦有以卑品而有史才者参加撰史,称直史馆。著名政治家房玄龄、魏徵、朱敬则,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吴兢,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著名诗人杜牧等,都先后参与史馆工作,并担任各种修史职务。
史官,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唐太宗时期的史官是谁?
褚遂良。
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阳翟即今河南禹州人,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后在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叫什么?
古代记录历史的官叫史官
史官,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称为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史官”在上古时候,是地位很重要的一种官,他掌管天人之间的许许多多的事,像天时、历法、预言等等,做史官的,都脱不了分。
可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后,中国史官记载的历史就很明显出现了篡改,从夏朝到唐朝近三千年的皇帝不能看史官的记载被打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记录历史的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记录历史的官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