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

kodinid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各代兵马多少?
  2. 明朝最多兵力时是哪个皇帝?
  3. 为什么明朝的军队从建国到灭亡战斗力一直很强?

明朝各代兵马多少?

中唐时期,全国府兵50万,其中骑兵8万。

北宋强盛时期,全国总兵力116万2千,其中禁军66.3万人。

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朝兵力在100万左右,骑兵55万,步兵45万.

明朝洪武时期,120多万人 ,永乐时期,200多万人 宣德以后逐步递减,正统时期162万人 到万历时期116万人 以上数字都不包括临时编练人员,比如狼兵、土司兵、少林寺武僧。

清朝:强盛时期保持在80万左右,清朝末年由于军阀割据再加上派系林立,超过100万军队。实际上最强大的是袁世凯手中的6镇新军,约为7万人左右!

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最多兵力时是哪个皇帝

明成祖朱棣。

起初,为了防御北元军队,朱元璋保持了110多万军队。截止朱元璋去世时,明朝军队的数字已经达到了170多万。朱棣在位时期,由于五次进攻蒙古部落,南方又和交趾长期作战。明朝军队的总数上涨到了220多万,这是明朝军队最多的时期。

为什么明朝的军队从建国到灭亡战斗力一直很强?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出自《后汉书》中的经典名句,在今人看来似乎同样适用于大明

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论是横扫倭寇的戚家军、金戈铁马的辽东铁骑还是横行四海鲜有败绩的大明水师。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即便是朝纲大乱、刀兵四起的明朝末年,明军的战力仍是足以称雄一方的存在。其中原因青史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卫所制”作为有明一朝一直贯彻实行的军事制度战争中为明军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与以往朝代从百姓中征召士卒不同,朱元璋开创了这样一种半民半军的职业军人制度。各地郡县均下设一定数量卫、所,下属一定数量军户,世袭罔替。国家为其供给一定数量土地并免除杂役,使其能够专心守备训练,一有战事,则立即从军而动,投入战斗。

正是在这种军事制度的保障下,明朝自始至终都能保持一只数量可观且素质过硬的职业军队,在对外作战中往往胜多败少。

当然,其后由于军官***侵占田地,军户逃亡严重,明军在后期也不得以***用了募兵制。但不能否认的是,卫所制对明朝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

满清不同,明朝君臣从上至下都不可谓不开明对于当时国外先进科技大多抱有一种来者不拒的态度,积极研究仿制,并大力改进,使明朝军队装备大大领先于周围国家与势力。

别单独看那几只部队,看总体,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明朝卫所制度从永乐年间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因为种种弊病走上了下坡路。

卫所制度的第一个弊病,就是军户农民性质多过军人性质,战斗力完全得不到保障。按朱元璋的设计,军户主要工作是种地,所谓“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真正军事训练的时间很有限。而明朝自永乐之后,内地长期承平,没有战事,军户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在种地,几乎没有啥军事训练,到了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的时候,东南地区的卫所兵简直不堪一击。

卫所制的第二个弊病,就是军户地位低下,按明朝制度,一旦成为军户,就要世世代代在卫所当军户。而卫所军官的世袭制,又使他们在卫所里成了实际上的“土皇帝”,对军户们可以任意役使,任意支配,军户除了能留一点糊口的收成外,其余全部归军官所有,仅在明英宗时期,“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几乎占了明军总兵力的一半。军户地位如此低下,境遇如此悲惨,想指望他们上阵奋勇杀敌。

卫所制的第三个弊病,就是军官世袭制,导致军官能力普遍低下。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靠世袭得来的官职。戚继光是世袭了他爸的登州卫指挥使官职,而俞大猷则是世袭了他爸的百户官职。但是,明朝庞大的卫所军官群体中,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没啥才能,全靠拼爹当上军官的混子

这样,明朝只得走上了募兵的老路。戚继光正是完全抛弃了卫所制度,通过招募浙西矿工和农民才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戚家军。而在北方,辽东总兵李成梁也是丢开了卫所制度,招募弓马娴熟的蒙古勇士做自己的家丁,从而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三千辽东铁骑,对保卫明朝辽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募兵就要发军饷,卫所制的兵不用发钱,明英宗时,每年发放的边军饷银才不过几万两,到了明武宗加到了47万两,到了嘉靖前期,猛增到270万两,而到了嘉靖晚期,已经暴增到了595万两,到了万历中期,再猛增到936万两。到了万历末期,由于建州女真兴起,辽东战事爆发,军费更是呈失控状态,明朝不得在已经很重的田赋基础上再加征“辽饷”,结果,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明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又再加征“剿饷”和“练饷”,以应付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三饷”的沉重负担,又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了造反者的行列。

所以部队强不强,跟将有关系,跟制度也很有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明朝兵力对比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辽东 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