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陇西明朝时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陇西明朝时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李氏祖籍哪里?
李姓 祖籍:陇西 祖宗:利真 郡望:陇西郡 分类:以官为氏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
马伯庸哪本小说好看?
马伯庸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曾在新西兰留学。[1]19***年发表一系列戏仿文章,[8]2005年,出道作品《风起陇西》问世,此后相继推出《风雨》《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等作品。2015年成为全职作家,[9]2016年***《龙与地下铁》出版,[10]2017年出版《长安十二时辰》,[11]同年,马伯庸开始陆续写出六篇发掘明朝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案件的历史纪实文章,在2019年1月集结出版《显微镜下的大明》。[12]2019年出版***《七侯笔录》,[13]2020年推出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14]2023年上线历史短篇***《太白金星有点烦》。
董卓和朱祁镇的故事?
明英宗朱祁镇生病的故事。
复位不久,明英宗朱祁镇生了一场大病,很害怕,就请太子朱见深向上天祈祷说,朱祁镇复位以来,夙夜在公,宵衣旰食,但是目前生了大病还没有好,朱祁镇爱岗敬业,复位以来,可能做了一些赏罚不分明的事情,也可能做了一些不合理的其他事情,现在深感愧疚,今后会更加努力工作,请老天爷不要责怪,保佑朱祁镇早日康复,不胜感激。
董卓年轻是行侠仗义。
董卓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
董卓和朱祁镇没有交集,他俩之间没有故事。董卓东汉末年权臣,原是西凉刺史,后逢十常侍之乱,奉诏进京,祸乱京师,独霸朝纲,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计,最后被吕布杀死,朱祁镇就是明英宗,是明代第六个皇帝,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之子,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获,其弟明代宗死后,成功复位。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
董卓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立挟持汉献帝,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他生性凶残,犯下诸多罪行,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发动董卓讨伐战,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死后部下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占据属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三国时代。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团,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明代宗为戾王,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任用李贤等人, 追复胡善祥为恭让皇后,释放建文帝后代,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后来又听信谗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阳王一家冤死,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陇西明朝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陇西明朝时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