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贸易制度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贸易制度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概述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以海路为主;
②贸易中心主要在南方;
③外商来华贸易空前增多;
④创建了一套外贸管理制度,如市舶司等。
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原因、作用和启示
主要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在唐朝的贸易量是多少
1、唐前期的军队若以60万计算,如一人食粟12石,衣12匹,则一年开支720万粟,720万端匹,***设朝廷按支出后的剩余额20%互市,则绢的互市贸易推算为155-310万匹。
2、民间贸易额。丝绸之路上绢的贸易商人大多是中亚商人。如果按911万丁计算,年产额18220万匹,因为北方地区为绢的主要交换区,(***设为60%),按10%的比例设为绢的贸易量。由此可知贸易额度为460-1100万匹之间。
两下累计,大约算出丝绸之路上绢的贸易额为620-1400万匹之间。
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强盛繁荣,茫茫的丝绸之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唐代丝绸之路沿途文化的繁荣。
(前唐(4500万人口的)一年国家的财政收入大约为粟1300万石—1600万石;绢的收入一年约为1495万匹-2270万匹,钱的收入为200的丝绸之路首先是达到了顶点,非常繁荣
唐朝的贸易区叫什么?
唐朝贸易区叫: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在***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实质上是***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
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贸易制度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贸易制度和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