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沈万三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沈万三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陶朱公,沈万三,魏忠贤,和珅,小德张,宋子文,谁最有钱?
谢邀!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比较的标准。
标准有二,一是按照购买力绝对值来计算,二是按照每个人在他所处历史时期的财富占比来计算。
比较合理的标准应该是后者,但小嘎啦猜测,题主问出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想比较购买力绝对值,虽然这可能有点公战秦琼的意味,小嘎啦还是以这个标准来回答。
陶朱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春秋末期人;沈万三和魏忠贤都是明朝人,但沈万三是元末明初,魏忠贤是明晚期,前后也差了200多年;和珅是清朝中期人,小德张清末民初,前后差了100多年;宋子文是民国年间,说起来倒是和小德张差不多同时代了。
经济史和财税史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越往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生产力水平越发达,社会财富总量就会放大,无论是社会物质财富存量还是购买力都会增长。
这两位前后相差了1800年,前者处于奴隶制社会晚期向封建社会过度阶段,后者处于封建社会中晚期。这两个时代,中国的地理疆域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完全不同了。陶朱公即便在春秋时期富可敌国,那时的国也是周朝分封的小国,沈万三也是富可敌国,他敌的国却已经是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王朝。再者,奴隶制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与封建中晚期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理论上说,陶朱公再怎么有钱,也比不过沈万三了。
大家印象中魏忠贤是大奸臣,大奸臣总是要***的吧。可恰恰相反,崇祯把魏忠贤拿下后,是抄了他家的。但是,居然!没有抄到钱。抄完魏忠贤的家后,大明朝的财政依然一贫如洗。要知道,明代之前***的那些大臣们,刘瑾、严嵩、张居正等等,被抄家之后,抄出多少钱,正史上都是有明文记载的,但到了魏忠贤这儿真没有。零星的史料小嘎啦找到了,是司礼监太监张邦治处理了魏忠贤的房产后给朝廷上奏的文件:逆犯魏忠贤庄房变价银三万九千五百四十九两九钱二分,着交进内库,照数查收。其未完二处,俟完日另进。——三万九千两!就算把剩下没处理完的的两处房产都算上,最多也就是几万两吧。所以,魏忠贤和题主这份名单中的其他人比起来,真不算有钱。
此人是清末最后一位太监总管。李莲英当大总管时月俸5000两银子,小德张也一样拿这个数目,小德张大总管只当了三年。宣统元年,隆裕太后给小德盖住宅,赐了10万两。
沈万三和和珅相比,谁更有钱?
沈万三与和珅一样也很有钱,两个人都依仗权势搞钱,沈万三是用钱投资有权势的人,通过有权势的人提供作生意的渠道.赚取大量的钱财而又算不上***,而和珅既***又利用职权与朝庭做生意。他的钱财也很多。沈万三不同的是朝庭困难时,他给钱朝庭,所以朝庭感谢他所以沒有动他.还觉得此人很开明。而和珅把钱看得紧,很少主动拿钱出来为朝廷办事,所以落得个不好的结果。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和珅最有钱,其实不然。 据中央电视台的前史节目,关于沈万三财富的核算,有个数据,让人不敢相信。专家说,***如依照当时的市价算,沈万三起码的财富有20亿两白银,加上所有的田地,房子,商业,还有别的的古玩书画等等。20亿两白银啥概念,明朝一年均匀财政收入是2000万两白银,那么沈万三这是一个国家的100倍啊!即是讲明朝活100年,金钱也没有沈万三多。后世的清朝,一年最高也即是8000万白银,这放在清朝,***也要斗争几十年!
和珅呢?
据不完全统计,和珅的财产包括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银锭9000000个,洋钱58000元......等等等等。总计超过11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15-20年的财政收入。
以上对比,是明朝的沈万三20亿两对清朝的和珅11亿两白银。
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明朝的一两能治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
明朝初期也是沈万三那个时代的。“洪武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银一两、钱千文、钞一贯,皆折输米一石,小麦则减直十之二。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大约是一石米,明朝一石米重120斤,明代一斤约合今天1.6斤。那么,一石就差不多是192斤(120斤乘以1.6斤)。目前中国最普通的大米均价是4元左右(2015年初粮价),我们姑且算是四元,192斤乘以4,那么一石米大约768元,一两银子也就是768元左右。
清朝时期因为大量的白银流入我国,加上通货膨胀。白银的购买力已经大不如明朝时期,况且还是明朝建国初期呢,所以说沈万三的财力远远大于和珅。
这是多数人都知晓的问题,自然是和珅更有钱,因为和珅是中国历史上的首贪和首富。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也是***制度最大的制造者,在他那样的制度下,不产生首贪那才怪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沈万三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沈万三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