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西域历史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西域历史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与唐朝同时期的西域国家?
吐(tǔ)蕃(bō),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索南坚赞编著的《王统世系明鉴》、《***王统记》记载吐蕃王国的君主徽号翻译汉姓为刘。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唐代称西域为什么?
“大唐西域”是指唐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之间的地域,其中包括今天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及中亚一些地区。
而中亚是指亚洲中部的地区,包括了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国西北的新疆等地。
因此,中亚并不是***的西域。
广义:范围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均为“西域”;狭义:并非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现新疆南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今***半岛)的这部分中亚地区,“狭义”的“西域”,主要是与唐代的疆域变化分不开的,汉代行政管辖最远到巴尔喀什湖及葱岭一带,而唐代设置的都督府州县最远达波斯。
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各***?
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变化比较大,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西域逐渐被吐蕃帝国占领,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吐蕃帝国由于内乱也衰落,西域脱离吐蕃,同时,回纥汗国解体,大批回纥人迁入西域,逐渐在西域形成了黑汗王朝和西洲回纥等一些小国家,辽王朝灭亡后,耶律大石进入西域建立了西辽***,西辽逐渐统一西域,直到被蒙古帝国灭亡。
只有两万驻军的唐朝为何能控制辽阔的西域?
首先,西域小国林立,每个国家的人口其实都不多。根据***西域记的记载,大国的人口数量也不过就十几万,小国的人口数量甚至不足1万。常备军数量在1万以上的西域国家,屈指可数。有些国家,常备军的数量只有数百人。驻军2万,实际上已经超过西域大部分国家的兵力。因此这个军事力量已经可以震摄所有西域国家。
其次,唐朝******用恩威并立的办法控制西域。唐朝***拉拢西域国家的上层,给予这些人官职,让他们直接管理西域地区。同时对于反叛者,进行军事打击。这套制度使得唐朝***可以用比较小的成本,管理广大的西域地区。
最后,唐朝的驻军有唐王朝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同样,随着国力的衰落,唐王朝也逐渐在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唐王朝对西域控制的顶峰是在唐高宗李治时。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衰落,唐王朝对西域的控制逐渐减弱。中晚唐时期,甚至于连河西走廊都一度被吐蕃占据。至此之后,一直到清代,中原王朝才重新掌控西域。新疆这个地名的由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取故土新归之意。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和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日本小队甚至几个日本兵就可以占领一个县城是一个道理。
什么意思呢?
虽然西域广大地区只有20000驻军,但是在20000驻军身后,有***的百万雄师,谁要是敢于犯上作乱,这20000军队就是先锋,如果20000人搞不定,那么等待反抗者的就是唐朝的百万大军。
就问你怕不怕?
而唐朝之所以能够靠着20000人控制广大西域地区,除了唐帝国的强大后援,更多的是这20000人并不简单:
1、怀威以远,***皆可为将
在西域驻守的20000将士,不是一般的乌合之众,而是千锤百炼的百战之师,这就保证了在开战时,这支军队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
西域地区小国林立,随便一个小国的人口就可以和驻西域的唐军规模相当,强行的武力镇压肯定不好使,会导致按下葫芦起了瓢。那么怎么办呢?答案就是“以夷制夷”,什么意思呢,就是唐朝允许本地人管理本地地区,条件就是必须宣誓效忠于***,而20000西域军队就退居二线,成为维护正义的西域警察。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唐朝重点控制的地方,有安西四镇,其他地区,都是原有的部落实行自治。
唐朝在西域广大地区,实施的是羁縻统治的形式。
而一旦某些小国犯上作乱,20000西域军队就可以出兵维护正义,由于唐朝在西域有崇高威望,因此20000西域军队能够争取到大量的其他小国军队,组成强大的西域联军镇压叛乱,这时候的20000西域联军就成为西域联军的实际领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西域历史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西域历史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