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宣宗评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宣宗评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宣宗的主要功绩?
明宣宗(1398年~1435年),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1411年被祖父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1425年即位。明宣宗当政10年,重点在治理内政方面。主动从交阯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我国各族人民与交阯的交流。
朱瞻基之后明朝开始衰落?
不是。1449年的土木之变,明军不战自溃,明英宗被俘。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明英宗复位后更是杀了以于谦为首等众多权臣,导致明朝军政在土木之变之后第二次断层。
随着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被消灭殆尽,皇帝只能通过内廷的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以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整个国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离心离德,国势日蹙。
白白放弃大片国土却被认为是明君,明宣宗为何受到推崇?
明宣宗就是咱们常说的“蟋蟀皇帝”,在历史上以爱玩蟋蟀著称,《聊斋志异》里还有个叫《促织》的故事讽刺这个事。这位蟋蟀皇帝玩归玩,但是却没有玩物丧志,在位期间,颇有作为,算的是上明朝历史上的有为之君。
明宣宗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他的父亲在朱棣死后继位,只当了一年多皇帝就去世了,根本没来得及实行什么政策。可以这么说,明宣宗的天下差不多就是继承明成祖的。
明成祖我们知道,是著名开拓之君,北上打击蒙古,南下派郑和屡下西洋,让万国来朝,这些成就对于皇帝来说,哪一项都是可以夸耀千古的,但是这些成就的代价就是会不断的掏空国库,消耗民力,所以在永乐末期,因为对民间压榨太狠,已经开始出现老百姓的零星起义反抗了,换句话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
明宣宗上台以后就面对这样的情况,民间的民力已经被压榨到极限了,如果继续执行朱棣的对外扩张政策,明朝可能很快就像隋朝那样民变四起,所以他改变朱棣的扩张策略,改为收缩,这样可以让老百姓得到修养,这是非常顺应民心的措施。
具体来说,他首先停止了下西洋这种只赚面子,没有实际收益的外交活动,放弃了朱棣打下来的安南地区,长城外的一些卫所也放弃掉,这在咱们看来是放弃了大片国土,但是在明宣宗看来这是修养生息的重要措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宣宗评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宣宗评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