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故事博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故事博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水盆羊肉、火晶柿子,在唐朝出现合理吗?
水盆羊肉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在崇祯年间,当时的吃货们不满足于只能在秋冬吃羊肉,所以创造了水盆羊肉以供夏日食用,又因为售卖羊肉的摊子上炖煮羊汤的锅子叫“水盆锅”故此得名水盆羊肉。当时的水盆羊肉调味非常简单,只有草果,花椒,小茴香,桂皮和盐这几种调料,汤里也没有粉。汤和肉是分开的,羊肉摆在店子的案头,炉子上有水盆锅炖汤,点好羊肉之后,店家会切肉浇汤放在你的面前。
我从一本老的掉渣的菜谱上学的水盆羊肉的复古做法,做好的水盆羊肉,供参考。
《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当中,剧中除了剧情紧凑,道具讲究,更对当年的唐长安城是一个全景的展现,包括建筑、服装、习俗,甚至包括饮食。
比如剧里出现的水盆羊肉、火晶柿子,有的人肯定会问,这些小吃和美食在唐朝出现合理吗?
我们来看看这两样美食的来历:
水盆羊肉: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是鲜卑人,其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各民族间互相通婚,使饮食风俗也必然受到影响。关中地处中原腹地,与牧区比较接近,历史上是牛羊交易的理想市场。西安市东羊市、西羊市、牛市巷、骡马市等历史街名,都证明了水盆羊肉的形成和发展。
火晶柿子:西安临潼区的骊山、秦始皇陵一带,自汉唐以来,就一直是***的游乐场所,广植各种花木果树,其中柿树很多。火晶柿子就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培育而形成的。
你最近被它刷屏了吗?
▼
△这波操作来得太突然了
万千气象
长安城的结构可谓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展现了典型的中式对称美学。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唐] 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长安十二时辰》能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跻身为良心剧的代表,跟它在细节上的准确把控分不开。一日的时间,不止讲了个张小敬和李必拯救长安的故事,还把唐代长安的衣食住行展示一番。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作为最早出场的美食,吸引了不少眼球。
判断一样食物在某个时期的存在是否合理,先要看食物的起源,再要看食物的产地。按照这两个标准评判,唐朝人吃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合情合理。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有人不幸沦为战俘,即将被杀。但因为懂得烹饪,便献上了一碗水煮羊肉汤,因此被免罪活了下来,还一路高升做了***。之后这道菜便被保留下来。
传到唐朝,水盆羊肉有了更多的发展。唐人讲究饮食,皇室又有鲜卑血统,吃羊肉成为了长安人的一项饮食偏好。直到现在,西安市附近还有不少名中带“羊”的地方,证实了当年的牛羊肉有多么受欢迎。不过唐代的水盆羊肉,跟南北朝的羊肉汤还是有区别。
羊肉在古代属于秋冬季的滋补食物。传说中张仲景曾在冬至日时为百姓发放羊肉馅饺子,帮助百姓预防冻疮。如果不加改造就在夏季大量食用,上火是必然的后果。唐代的厨师们经过改造,有了适合夏季食用的羊肉汤,起名为水盆羊肉,就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那一款。
吃水盆羊肉,要配上两块月牙饼,一块用来夹肉,另一块用来泡汤。无论冬夏都可以吃。配上辣子和蒜,不光能消除饥饿,还能滋补壮力。剧中张小敬出狱后最想的,就是这碗水盆羊肉。
身为一种水果,却好看的像工艺品一样的火晶柿子,是西安临潼的特产。皮薄,汁多,营养丰富甜度又高。唯一的缺点是不能过多食用。
除了能补充维生素,火晶柿子还有药用价值,对于不少慢***都有防治作用,用于平喘降血压,消炎止血等。
火晶柿子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能用来做成柿子饼,吃起来软糯甜香,也是不错的点心选择。火晶柿子树的叶子可以做成柿叶茶,在减肥,保护血管和治疗失眠方面效果都很好。
除了这两样食物,水煮羊肉,胡饼,油锤等也是剧中出现的美食。长安物产众多,食物美味,又能看尽天下繁华,难怪剧中的主角们拼了性命也要守护它。
周娥皇和周女英有着怎样的纠葛?小周后是如何嫁给姐夫李煜的?
用词记录生活,古人也算是前卫大胆了!提及李煜,留在脑海中的大多就是“亡国奴”和“千古词帝”这两种身份,在他前期的诗词中,大多描绘宫廷的奢靡生活,当然里面有很多都是关于他与大小周后的风流韵事。
由吴奇隆和刘涛饰演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就是关于这一段历史的,不过其中剧情与历史大相径庭,毕竟赵匡胤跟大周后是怎么都搭不上关系的。
历史上娶到姐妹花的帝王也不再少数,但是李煜这个,还真是不一般,毕竟以野史的角度来看,他可是在姐姐大周后生病期间,与自己的小姨子就在一起了,这也给大周后的死因笼罩上了一股谜团。
不过总归来说,帝王的爱情与婚姻都是受到当时的朝堂牵制的,或许,小周后在姐姐生病期间入宫,也是为了延续家族荣宠的一个手段罢了。
李煜与结发妻子大周后是为了巩固权势相识的,不想对方恰好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后主当时正值少年才俊,大周后容貌惊艳,而且才气过人,还特别善于弹琵琶。传说唐朝之后消亡的《霓裳羽衣曲》就是这两位重新恢复的。
唐朝诗人朱庆余为什么要写“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句话?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写的《闺意》。
诗意很简单——
洞房之夜,通宵亮着红烛。天快亮了,新娘子马上就要去拜见公公婆婆了。
第一印象很重要哦,所以新娘子忙着化妆打扮,看她明眸善睐,唇红齿白,还嫣然一笑,小声地问新郎道:“哎,老公,我描的这眉毛颜色和样式时尚不?”
朱庆馀并不是现代的美妆博主,他是应试的考生。
这诗又名《近试上张水部》。
张水部,即水部员外郎张籍,韩愈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故事博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故事博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