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鉴真唐朝历史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鉴真唐朝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鉴真东渡的背景?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鉴真东渡,是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鉴真在日本制造了什么寺?
唐招提寺(Tōshōdai Temple)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为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持,于759年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 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关于鉴真的生平和争议在此不做赘述,重点来说说他在日本所建立的唐招提寺。
从公元724年开始,鉴真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公元754年时到达日本,此时鉴真已经66岁。
公元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
公元758年,日本淳仁***下旨,以“政事烦躁,不敢劳老”为名,解除了鉴真“大僧都”一职,并将在宫廷斗争中败死的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他。次年,鉴真***在该官邸草成一寺,淳仁赐名“唐招提寺”,鉴真于是从东大寺迁居至此。淳仁还下旨,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使得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佛***的最高学府。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公元759年,唐招提寺建成,寺内的大堂建筑,坐北朝南,阔七间,进深四间,三层斗拱式形制,是座单檐歇山顶式的佛堂。鉴真僧众搬进唐招提寺居住,从此就在寺中讲律授戒。但此时鉴真年事已高,健康情况每况愈下,***们感到有必要将其奋斗一生的历史记录下来,后由思托撰成了《鉴真和尚东征传》。
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为播佛法奋斗了一生的鉴真,在唐招提寺面向西方端坐,安详圆寂,终年七十六岁。次年,日本遣使往扬州诸寺通报鉴真去世的消息,扬州所有寺院携偕众身穿丧服,面东三日,以志哀悼。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人邀请,东渡日本,直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启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基础和交流合作,加强我国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友好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鉴真唐朝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鉴真唐朝历史背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