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南土司之乱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南土司之乱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奢安之乱是什么电影?
奢安之乱(《百战风云》第99战)
奢安之乱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发动的反明战争(彝家称为“阿哲起兵”)。奢崇明系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系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四川、贵州世袭大土司。天启元年(1621年),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奢、安反抗。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前后持续十七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九年。战乱中,四川巡抚徐可求、贵州巡抚王三善被奢安军所杀,西南大将之冠的总理鲁钦亦兵败自刎。兵变最后被明末大将朱燮元平定。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明朝实亡于播州之乱?
爆发于西南地区的播州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中的最后一次战役。此战几乎耗尽了明朝的财力,虚弱了东北的防御力量,是明衰清兴的转折。
明代时,朝廷对地处边陲的西南控制能力不足,需要依靠世袭土司维持表面统治。但土司利益诉求和朝廷控制意愿的矛盾日益强烈,终于导致播州之役发生。
万历二十一年春,播州土司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朝廷令文臣王继光,武将刘承嗣、郭成兵分三路,分别行军围剿。杨应龙***用“声东击西”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统兵据关冲杀”,结果“一路明军大败,死伤大半……而他师亦无功”。
杨应龙大败朝廷军队,令朝廷大受震撼。王继光因战败而被撤职,朝廷也转变了对杨应龙的态度,从快速平剿变为“择时进剿”。接任的官员更是主张招抚杨应龙。
面对朝廷的招抚,杨应龙也担心大兵来袭,因而积极认错,见好就收。他向朝廷立誓保证,如果自己能得到赦免,会竭尽全力为明朝保境安民,不会再为非作乱。
朝廷鉴于杨应龙认罪态度积极,秉持对西南土司一贯的宽宥之策,最后决定先免去他的土司职务,并“输四万金助***木”。杨应龙本想不负任何责任,因而对朝廷处罚结果非常不高兴,“益怙终不悛”。加上他的次子杨可栋在做朝廷人质时死去,杨应龙“亦心痛”。他不仅没有缴纳赎罪金,而且“拥兵驱千余僧,招(次子)魂而去”,正式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万历二十六年,曾负责招抚杨应龙的四川按察副使王士琦被调往朝鲜征倭。朝廷将兵力重点放在朝鲜之役,对西南的军事部署不足。杨应龙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出兵攻打周边,势力急速扩大。第二年,杨应龙再次大败明军。
杨应龙势力日盛一日,朝廷却只能被动防御,以防止杨应龙进一步进攻。
朝鲜之役后,在朝明军陆续撤回国内。朝廷终于可以集中军力对付杨应龙。万历帝任命李化龙为四川巡抚,总督川、贵、湖广军务,对杨应龙全力征讨。
首先对播州之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播州之役对明朝国力的巨大消耗!播州之役是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役。尽管明朝廷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说是喝尽了明朝的最后一滴血!一点也不夸张。
二.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万历三大征后,朝廷国力空虚。急需补充财力用以运转国家机器!便将加重赋税作为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矛盾,引发民变!
三.万历三大征后,明朝因国力空虚,逐渐失去对建州女真的控制。而女真正是抓住了这次发展机遇,为入住中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同时也揭开了明王朝衰落的序幕!
综上所述,播州之役对明王朝的灭亡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清代史学家曾言"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也"!
我觉得有些人认为明朝实亡于播州之乱并不完全准确:
一、播州之乱的影响
从播州之战开始打起来,到最后被平定,这个时间实际只进行了一百多天。但如果从杨应龙万历十七年反叛开始,到万历二十八年被平定,实足有11年的时间,可见播州之乱影响的时间之长,范围波及四川、贵州两省。
而朝廷出兵平定播州之乱用了24万的总人数,这么人,对国库的消耗肯定也不是一星半点的。
所以,播州之乱肯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大明朝的国力衰弱不堪。
二、神宗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由《人民的名义》火起来的《万历十五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对于明朝那个将近三十年都不上朝的明神宗朱翊钧多少也会有一些了解。
所以,对于播州之乱来说,对明朝起关键影响因素的应该是神宗本人。
一是怠政导致国家机关处于停滞状带。
二是三大战争致使国力财力一空。
雍正是如何推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
云贵川和广西地区历来是壮,苗,瑶,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偏远,道路阻隔,长期以来和中原地区隔绝。而历代中央***只能通过授于当地少数民族头领官职,依托他们来管理这些地区。
长久以来形成世袭的“土官”制度,皇权在那里只是形式上存在,当地土司才是真正的“土皇帝”,具有最高权威。对下横征暴敛,残酷剥削,只要稍作反抗便施以酷刑,土司之间还为土地,人口,税收相互攻击仇杀,甚至图谋独立,显然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中央***的法外之地。
雍正早就知道土司制度的害处,只是暂时没有有效的办法。雍正四年,云南总督鄂尔泰提出云贵地区“改土归流”的迫切和必要性,取消世袭的土官,改设府厅州县,由朝廷统一派遣流官担任主官。
具体推进的措施,这两位君臣一开始就制定了策略。以行政“外交”手段为主,出兵平剿作为准备。在中央***的政策军事压力下,土司自己投献逼其就范,力求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雍正指示鄂尔泰依照既定策略,调整西南各省行政规划同时做好相应的军事准备,在恩威并施之下,对云贵川广依次展开改土归流,于雍正八年基本完成。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南土司之乱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南土司之乱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