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换个角度看历史 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换个角度看历史 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历史角度和阶级角度写李世民?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出身行伍在大唐的建国战争屡立战功的李世民无疑是功勋卓著的;当上皇帝开创贞观之治作为政治家的李世民也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所谓盛世和历史都是由人民创造的;李世民开创的所谓贞观之治只是给他所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带来更多实惠的盛世。
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李世民却并不能让他统治下的广大人民分享更多的盛世成果。
怎么评价安史之乱?
汉、唐被誉为中华民族最强盛时期。而强盛时期最容易目中无人腐化堕落,走“盛极必衰”之路!“安史之乱”就是强盛时期的唐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读史明智见兴替。”从中我们应该醒悟:和平安定是幸福,内乱战争是灾难!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居安思危”,保家卫国,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盛世开始转而衰落的标志,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涌现出一起著名的军事将领,如郭子仪等战功卓著的将领,而平定起义军的是起义军内部发生内讧,儿子杀死父亲还是郭子仪的应用作战呢?从本质上来看这两方面只能算是表因,而实际上却是唐帝国的雄厚国力以及与起义军队的利益苟合!
为什么这么说呢?安史之乱的主谋安禄山和史思明若带领的起义部队本来就是唐朝的正式军队,当然还有行军过程中新加入或者掳掠的士兵,隶属于各个节度使的管辖,跟随这两位起义无非是谋求起义后能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而起义的主谋被内讧杀掉以后,起义军内部没有了能够平衡各路军队的核心人物,而在唐朝***军的围剿中处于各个击破的不利局面,因此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大多数参与起义的唐军在将领的率领下重新投入到唐军的麾下,实际上史思明就是这么干的,不过是他最后还是再次起义了,其它的节度使则没有!
这也让郭子仪的围剿行动变得更加快捷,但这些重新归服唐朝的节度使是不存在秋后算账的可能的,对于他们重新归服的行为朝廷还必须给予一定的奖励,然而对于劫后余生的唐帝国,已经没有什么物质可以奖励给他们了,位唯一的就是官位和承认事实,因而副将成了主将,副节度使成了正牌的节度使,曾经管辖的军队(附带走起义军)也成了唐帝国的正规军,没有粮饷供应则成了可以掌握当地的财税大权,节度使由朝廷指派变成了世袭,掌握财税和世袭后,这些节度使下辖的唐军则成了各个节度使的私人武装,这种和平局面其实为唐朝之后番镇割据创造了条件!
因为这些地区财税的收取权的丧失,让唐帝国不得不加重其它地区的税负,这也让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可能,而唐帝国后期的黄巢起义正是这种高税负下的农民起义,不过有了安史之乱的解决方式,也让唐帝国安抚起义军有了现成的安置方式,而灭唐的著名起义军将领朱温,正是唐帝国招降安抚的新节度使!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黄巢之初,规模还很小的时候,各个节度使根本不打算镇压,而是放任其发展,只要不威胁自己就权当没有看见,逐步的坐视黄巢起义形成规模,而当起义失败的时候,又迅速的加入进攻的军队一种,大量的扩大自己的地盘,吸纳起义军队为自己的军队!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圣杜甫描写的就是当时安史之乱平叛后普罗大众的心情。这次的战乱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消极的。
内政
虽然战乱过后表面上恢复了唐朝统治秩序,但是安史之乱的残余势力并没有彻底消灭,藩镇割据势力已经形成,尾大不掉的藩镇势力为唐朝的覆灭埋下隐患。
边疆
为了平定内乱,边防主力调往内地,形成了大面积军事真空区,河西、陇右大片国土被吐蕃占领,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长达一个多世纪,长安西部地区直接暴露在吐蕃军队面前。
民族政策
对外政策发生改变,由于安禄山、史思明都是粟特胡人,汉人对少数民族从爱之如一”的开放性政策,转变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内聚性政策。汉唐羁縻少数民族的模式以后再没有出现。经济中心南移,由于战乱,大量人口迁往江南一带,江南成为唐朝财政支柱。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不复存在,募兵制成为主流。同时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商人地位提高。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全盛王朝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一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再没有过像汉唐那样的全盛时期,我们所说的民族复兴就是指汉唐这样的盛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奋斗!
如果一定要算说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原因,如果实事求是的说。也许还真不能算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身上,当然,更不能算安庆绪和史朝义二人了。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安史之乱治所被平定还是因为叛乱军队内部的矛盾,所以才给唐军有机可乘。杜甫的《石壕吏》说的就是这个安史叛军的情况,郭子仪,李光弼即将在邺城打败安庆绪的时候,史思明搬来救兵,打败了郭子仪等人。唐军战败后,为了下一次的作战需要,连杜甫投宿人家的老太太也被抓到唐军军营中去服役。
安禄山的被杀就是因为安禄山的残暴,以至于部将的不满,杀了安禄山,让安庆绪继位。我们可以这样***设,如果安禄山没有被儿子杀死,在那个时候,一旦安禄山改变对自己占领区的治安问题,以及当时各地观望的军阀们投降安禄山,那***王朝真的要覆灭了。
在安禄山死后,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成为大燕国的皇帝后,其残暴程度不亚于安禄山。当时甚至有那么一种说法,史朝义带人修补城防,大概是因为人少加上修筑面积实在太大,史朝义等人都汗流脊背筋疲力尽了,也未完成要求。就这样,史思明这个暴徒还发出狠话,要是规定时间修不好,把你们全杀了,连亲儿子都不放过。这才有了部将杀死史思明,让史朝义继位的后来。事实上,史朝义大概是比较胆小的人,他的继位完全是部将“推戴”的结果。
当安史这两大叛贼被杀后,叛军内部知道以后的日子,唐王朝肯定能活的久,所以纷纷背叛了可以说是孤家寡人的史朝义。这其中,还有后来河北三大镇的军阀。如果不是他们倒戈,安史的叛军起码还有十万人,继续造反未尝不行。而唐军因为兵力的不足,加上吐蕃回鹘随时可能入侵。所以没有清算这这些叛将。
总而言之,安史之乱其实是没有根本平定的。所以就不能说,是因为谁才平定了安史之乱。后来唐王朝打算对这些安史旧将开刀的时候,甚至有安史旧将在唐朝首都地区大肆制造恐怖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换个角度看历史 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换个角度看历史 唐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