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明朝历史,柳林县明朝历史简介

kodinid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柳林县明朝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柳林县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黄梅县有几个乡?
  2. 邯郸苏曹桥的历史?

明代黄梅县有几个乡?

明代黄梅县共有22个乡,其中有多个乡名超过100字,例如:

1. 太湖西达踞和寿洲、连云洲、大鹏洲、衡山洲、花石磷、嵩山谷、铜钟山之间的一方土地

柳林县明朝历史,柳林县明朝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龙门谷临水而建,山势险峻,景色秀美,是黄梅县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3. 三元坝位于神山脉北麓、衡山顶南麓,系三条小河汇合而成,坝口宽达50余米,是黄梅县最大的水库。

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全县共辖12个镇、4个乡,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黄梅县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接壤,西与本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北与本省蕲春县山水相依,襟鄂、皖、赣三省,连华中与华东两大经济区,素有“鄂东门户”之称。

柳林县明朝历史,柳林县明朝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历史记载,明代黄梅县有16个乡。
因为明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系统比较规范,在县一级下面会设立许多乡镇来行使地方管理职责。
在黄梅县这个历史古县中,按照当时的行政划分,共设立了16个乡来管理当地的社会事务。
此外,根据记载,明代中后期,黄梅县还设有3个场、35个庄和几个林、坊等地方组织,这些地方都是黄梅县的重要行政单位和社会组织。

明代的黄梅县,其乡镇的设置可能和现代有所不同。据记载,在明代的黄梅县,其下辖的乡镇主要有荻港、槐坪、卢港、柳林、平集、双河、五鹿、西津、溪塘、汛子、大塘、麻步、庙坝、黎侯、东岗、洪港、杨林等十七个。当然,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且受到历史资料的局限性影响,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或错误。

邯郸苏曹桥的历史?

万历元年(1573)

柳林县明朝历史,柳林县明朝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明万历元年(1573)本《邯郸县志》卷三《建置志》载:桥梁,在滏河者凡四处:其在城东南者为罗城头桥;在城东者为柳林桥;柳林之北为(南)苏曹桥;苏曹之北为冯村桥。桥皆以草木为之。"

康熙十二年(1673)

而清康熙十二年(1673)本《邯郸县志》卷三《建置志》桥闸条:桥梁,在滏阳河者,凡八处。其在城东南者为张庄桥,为罗城头桥;在城东者为柳林桥;在城北者为南苏曹桥;稍北为北苏曹桥;苏曹之北为冯村桥;冯村之北为苏里桥;又东北为贾葛口桥。惟张庄,北苏曹二桥以石为之,余皆以土为之。"。

两部县志编修时间相距一百年,在明万历元年至清康熙十二年这一百年间,在苏曹木桥(万历本所称苏曹桥,康熙本所称南苏曹桥)以北,又修建了苏曹石桥(即康熙本所称北苏曹桥)。

光绪本《邯郸县志·营建志》中载有华长中《重修北苏曹桥记》:"苏曹石桥,明万历年间大千师之造也。大千师者,闲云野鹤,万水千山,渡杯偶来..."此番叙述虽有神话渲染之嫌,恐与当地的民间传说有关,也不无道理。民国二十二年本《邯郸县志-地理志》交通津渡条中记载:"北苏曹桥在城东北五里,传为明万历间大千僧建。清道光二十九年村人武举郭汝为重修,石筑。"可见,今存苏曹桥是1849年重修桥,但就整桥的结构而言,还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原建桥的风格。

据考察和访问当地年长者得知,邯郸境内滏阳河凡建有重要桥闸的地方,同时也均建有河神庙,这也正好符合古代"有桥就有河神庙"这一说法。在明清时期,河神庙是当地民众和船工敬奉河神的场所,苏曹是当时邯郸最重要的航运码头之一,当地流传的民谣就反映了苏曹航运以及河神庙的有关情况:"桥西有座河神庙,滏阳河里行舟船。"苏曹河神庙原址在桥西路北顺河街西,今副食品店的位置。2010年,群众在桥西顺河街东滏阳河西岸上重建了河神庙。明清时期,在苏曹民间就有河神活动的传说,并择良辰吉日会兴办"河会",举办形式多彩的敬奉河神活动,古代西门豹治邺破除"河伯娶妻"的故事,就是最早的河会形式。河会是农村集市活动的一种形式,并夹杂有大量封建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是旧时百姓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形式,并延传至今。苏曹一年中有两次较大的河会,分别为农历二月廿二日和农历六月廿二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林县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柳林县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黄梅县 河神庙 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