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kodinid 1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靖难之役真实故事?
  2. 成化十四年隐藏人物?
  3. 瞒天过海故事概括?

靖难之役真实故事?

靖难之役

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

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成化十四年隐藏人物

隐***物是太监汪直。

汪直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因久镇辽东,与明宪宗朱见深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瞒天过海故事概括?

瞒天过海 :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施行秘密的谋略,不能在背着人的时候或隐蔽的地方进行。趁黑夜行窃,钻进僻静的巷子里***,(这些)都是愚蠢、鄙俗的行为,真正的智谋之士是不屑于这样干的。 

昔日孔融被围,太史慈要设法突围救援,便骑着马,执着鞭,带上弓箭,领着两名骑士做随从,并让骑士各自拿着一箭靶,打开城门走了出去。(这时)城内的守军和城外的围兵见了大吃一惊!却只见太史慈等人牵着马走进了城下的堑壕里立上箭靶在那里练习射箭;练完了箭,便又回城了。第二天又照样如此,那些围城的士兵便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观看,神色不显得那么吃惊了。如此这般的一连练习了好几天,那些围城的士兵便(渐渐习以为常)一个个躺在地上,连看都懒得起来看了。这时,太史慈(认为时机已到),便整好装,吃饱饭,扬鞭策马,径直突围而去。等到敌兵醒悟过来时,他已经驰出数里之远了。

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

如:

春秋时代,齐姜和狐偃定计,把晋公子重耳灌醉,打发他离开齐国(见《左传》)

隋代,隋将贺若弼多次大张旗鼓地进行换防,以麻痹敌军,最后在敌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指挥大军偷袭并攻克了陈国的南徐州(见《隋书·贺若弼传》)。

“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

“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最先使用,不晚于明末阮大铖的《燕子笺·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嗏,我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

“瞒天过海”作为“三十六计”的计名,始自清代无名氏编写的《三十六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隐瞒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瞒天过海 建文帝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