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有哪些

kodinid 2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南海历史争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南海历史争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普陀山位于东海,为什么却叫南海普陀山?
  2. 145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
  3. 明朝为何关闭造船业?

普陀山位于东海,为什么却叫南海普陀山?

1、因为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地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

2、因为南海观音才称普陀山为南海普陀山,而不是因为有了南海普陀山才称观音为南海观音。

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历史上,南海一直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所以大家一直称菩萨为“南海观音”,这只是当时古人对方位的理解有偏差,此南海非彼南海罢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权都会定都在中原地区,对于陕西西安河南洛阳而言,浙江的位置就在中原的东南面,当时的古人都称这里为海外,所以也就是当时古人口中的南海了。

根据记载,观音菩萨的修行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其所在海域为东海,但在我国的唐朝以前,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在陕西省的西安,以西安为坐标计,现在普陀山在其南,因此,唐朝之前这一带海面就叫南海。然而,随着我国朝代的变迁,自元明清后以及到现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迁至北京,从明朝始,这一带海面改名为东海。但南海观音叫法深入人心,所以,尽管海面易名,南海观音的称谓还是保留至今。

145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

1450年左右,德意志的美因兹人约翰·古腾堡开始用活字版印刷书籍,加速了文字传播由教会阶层走向大众的历史步伐。

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维斯康提牌(visconti)制作于1450年(也有资料显示是20-70年代之间,并没确定是50年代),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套塔罗牌,被称为“始祖塔罗牌”。

慎守勤(1450年-1506年),益昌府院君,是朝鲜半岛朝鲜王朝的燕山君时期的重要官员,曾担任领议政。慎守勤是燕山君的义兄及国舅(即国王的后妃的兄弟),亦是晋城大君(即后来的中宗)的岳父。

希罗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其真名为Jeroen van Aken,另名Jeroen Bosch;西元1450年-西元1516年八月)是一位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多产荷兰画家

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明朝南海历史争议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萧养原名黄懋松,(逝于1450年),广州府南海县冲鹤堡潘村人(今广东省顺德),明朝正统年间广东农民起义领袖。

朝鲜世宗朝鲜世宗(13***年5月7日-1450年5月18日),姓李名裪,即位前被封为忠宁大君,是朝鲜王朝第4代国王。世宗生于13***年,是朝鲜太宗的第三个儿子。世宗12岁被封为“忠宁大君”,和沈氏(后来的正妃昭宪王后)结婚。

朱楩(逝世于145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封岷王,谥号岷庄王。

明朝为何关闭造船业?

自进入15世纪,中国日趋保守,在郑和的舰队第七次下西洋后,明朝***下令禁止建造远洋帆船,主动放弃海上贸易,把自己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隔绝起来。

从此以后,中国海军几乎一蹶不振,中国沿海甚至长江沿岸的城市都受到倭寇的袭击,中国始终只在陆上进行防御,甚至葡萄牙船只一再在中国沿海出现,也没迫使明***重建一支强大的海军。

对于明***为何作出停止造大船和出海远航的决定,有人认为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有人认为是因经济压力所致。事实上,中国明朝闭关自守与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西欧的海上霸权是在朱棣派出的舰队耀武于南海纵横无敌若干年之后才开始出现,朱棣攻打安南所留下来的不利后果,没在他生前暴露出来,却遗患他的子孙。

朱棣的作为已超过他可以支付的能力,他的帝国承受了过重的负担,已近乎破裂点,他的继承人必须全面地紧缩,才能避免朝代之沦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南海历史争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南海历史争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南海 普陀山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