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第一猛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第一猛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初开国功臣?
1、徐达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又是开国六王之一。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有:
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
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李善长: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崇祯二年(1629年),裔孙李世选持明太祖手书进,为御史劾,免死为民。
李文忠:1370年,封为曹国公。
冯胜:洪武28年, 赐死,爵除。
邓愈 :1380年,子邓镇嗣,改封申国公,坐李善长党死,***邓源嗣。
汤和:1370年,封为信国公。
唐胜宗 :坐为胡惟庸案被杀,爵除。
陆仲亨:坐胡惟庸 案被杀,爵除。
唐胜宗(1335—1390),字克家,号芝卿,濠州人,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朝开国军事将领,被封延安侯。
唐胜宗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后期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
洪武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明初的开国功臣有军师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等。刘伯温是朱元璋的第一军师,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功成后退隐山林,徐达朱元璋的第一元帅,替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大功,建立明朝后背疮发作,吃了蒸鹅肉而死,传说是被朱元璋派人毒死的,常遇春明朝第一大将,武功盖世40时暴病而死。
大明力气最大的猛将?
刘綎
在明朝还存在一个比常遇春还勇猛的人,甚至被誉为明朝第一猛将,此人便是刘綎。
刘綎,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是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天生力大无比,手使120斤重的大刀,外号“刘大刀”,据说他可以单手举起放满酒菜的一张八仙桌子,在明朝众将中是最为骁勇的存在。刘铤手中的大刀虽然非常之重,但是他却可以在马上舞动如飞,刀过之处,阴风嗖嗖,令敌人胆战心寒。
明朝第一猛将死因究竟如何?难道真是滥杀无辜遭到报应?
明朝的第一猛将是常遇春,能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而常遇春此人,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骑射,善用各类兵器。常遇春刚投奔朱元璋时,就向其讨要先锋职位。勇猛敢战是常遇春的作战风格,在***石战役中,面对着元朝水军元帅蛮子海牙的严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即挥军登岸,元军纷纷溃退,缘江堡垒纷纷归附。
常遇春虽勇猛无敌,战功赫赫,但也有个极大的问题,便是杀降,古语有云,杀降不祥,从道义上来说常遇春这点着实是不光彩的,也为朱元璋惹了不少祸事。
有的人认为是常遇春因为杀降而遭到报应,我认为不是主要原因,常遇春死亡的原因应该是常年征战,加上一直冲在第一线,身体上难免有损伤,在加上当时天气炎热,身披重甲,到了夜间天气转凉,从而中风,连带着身体多年伤病,一直征战,没有得到好的修养,身体已经达到极限,最后暴病而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第一猛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第一猛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