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有哪些

kodinid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故事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那些事概括十个故事?
  2. 于谦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3. 镇北台的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概括十个故事?

中国明朝时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明朝的经济科技水平可以说已经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而且在明朝时期还发生了许多大事,足以影响整个世界,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吧。

明朝十大重大历史事件

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胡惟庸案

  2.靖难之役

  3.郑和西洋

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永乐迁都

  5.三杨辅政

  6.土木堡之变

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于谦北京

  8.夺门之变

于谦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两袖清风

明朝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名叫于谦。他爱民如子,对那些借着权势欺压百姓的贪官非常痛恨。当时,宫里的总管太监王振依仗着皇帝的宠爱,搜刮民脂民膏,干预朝政,卖官鬻[yù]爵,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求仕途升迁,纷纷怀揣着金银财宝,跑到京城去给他送礼,一时间朝廷风气十分***,官员之间“礼尚往来”愈演愈烈。

于谦当巡抚的时候,每年都要进京汇报工作,他从不携带任何礼物,也不搞官场上“迎来送往,联络感情”那一套。他的朋友好心劝他:“就算你不愿意送值钱的东西去讨好权贵,也总要准备一些土特产,带来送送人吧?这也是最起码的人情世故。”

于谦笑道:“我带来啦。”

朋友忙问道:“你带了什么?”

1.于谦的成语典故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

3. 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品?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 (或曰“两袖清风“ )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镇北台的历史故事?


当年修建镇北台,目的是为了镇守边关,巩固明王朝统治明代中叶,榆林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塞卫城,叫做榆林卫,明王朝军事治所延绥镇设在200多里外的绥德州。由于蒙古族不断侵犯边关,榆林和绥德相距遥远,等警报传到绥德,增援部队日夜兼程赶到榆林后,善于骑射、行动迅捷的蒙古兵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明成化年间,四川青神县人余子俊出任延绥巡抚,他看出了这个军事布防上的弊端,便上书朝廷,把延绥镇治所于1473年迁到了榆林卫,同时扩建城池,增兵设防。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设立市场与蒙古人贸易。但自从贸易往来后,蒙古人变本加厉更是伺机南下抢夺财物,掳掠牲畜人口。考虑到边城的安全,1474年,余巡抚在秦长城、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个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后来,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又修筑了蒙汉互市场所易马城,蒙汉官员经过洽谈、建起了举行纳贡仪式的场所——款贡城。1607年4月至次年7月,当时的延绥巡抚涂宗睿又在长城南北最险要的红山上、款贡城西南角修筑起镇北台,居高临下,用于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到现在,镇北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名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于谦 明朝 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