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简介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嵩县战争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求洛阳历史简介?
  2. 伊国的意思?
  3. 左良玉是明朝的忠臣吗?

洛阳历史简介?

历史: 洛阳历史悠久。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伊国的意思?

伊国,河南嵩县的古称

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河南省洛阳市有一个县,拥有人口不到六十万,经济水平在河南省县级经济排名中居68位,古称“伊国”,一县跨三域,该县在洛阳市的西南部,该县就是洛阳管辖下的嵩县。

嵩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三皇五帝的炎帝时期,曾称之为“伊国”,到了春秋时期是陆浑戎地,商朝时期称空桑、有莘之野,到了汉朝时期开始置县陆浑县,金朝时期改为嵩州,到了东魏时期再次改为陆浑县。隋朝开皇初年曾改为伊州,到了大业初年又一次改为陆浑县。明朝时期该地区改为了嵩县,其得名于该地区地处嵩山起脉。

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良玉是明朝的忠臣吗?

明末的几位军事大员中,左良玉算是军阀气息最重的一位了。相比于其他的几位大人物,左良玉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却很有打仗的天赋。在1630s阶段的对战农民军一系列战争中,左良玉战果累累,尤其是在1633年至1634年,左军在河南黄河流域多次大破农民军联军。不过出身阶级有些低,再加上对呗文官节制的不服气,从1634年开始,左良玉便通过招降农民将领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1636年开始,左良玉已经有了不服从调配的征兆,在当年二月农民军在登封的郜城镇被打败,逃往石阳关时,左良玉本应该和汤***一起前后围堵农民军,但关键时刻,左良玉为了保存实力,掉头逃跑了。由于孤立无援,汤***战败而死。左良玉却把此役当作捷报递呈朝廷。

1637年,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布檄文要左良玉进入山中搜剿,但左良玉没有响应,而是纵兵在当地掳掠妇女。再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中,左良玉都是隔岸观火,拒绝救援。即使崇祯皇帝派监军去催促,也无济于事。十月,总理熊文灿到达安庆,兵部传令左良玉的部队归他统领,左良玉瞧不起熊文灿,不肯听他征调。在1638至1640年期间,左良玉和张献忠展开了为期两年的追逐战,一直把张献忠从南阳赶到襄阳,之后养寇自重。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1641年左良玉削职戴罪立功自赎。

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642年,左良玉于朱仙镇围攻李自成,原本明军占据优势,只要各路总兵一起进攻,李自成十有八九是要兵败的。但是左良玉为了保存实力,先是观望不前,随后又突然撤兵,结果原本井井有条的包围圈一下子就乱了套,而左良玉也被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李自成追着打,一直被赶到武昌。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可以说左良玉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了,然而这边***还没交上去,北京就沦陷了。随后福王在南京继位,弘光朝开始。因为不满马士英的专政,左良玉发兵六十万,试图攻下南京。但是未遂,却病死在途中。

可以说左良玉是个可怜可敬又可恨的人,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赖他,毕竟童年没了父母,许州兵变时,连抚养他的叔父一家也全部被***了,族人也只剩下自己和唯一的儿子子左梦庚,人生经历也是坎坷。再者说了,由于阶级出身不同,左良玉也不像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国家,只要不垮台不影响他发财就好。所以每次打仗,左良玉都是会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得失。几次打败也是他的小算盘打歪了。所以怎么评价他呢?军阀一个,爱国的没有,贪恋权力,军事人才。

左良玉这个人历史上给于的还是忠臣的定义,左良玉一生可以说很胆小、运气也好的爆棚,他先后帮助明朝和李自成、张献忠、满清***都Pk过,胜败都有,不过最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这货军队越打越多,如果第一天胜利第二天准败,很奇特的一个人,不过也正是他让南明朝廷前期稳定住,你说他是个十足的忠臣吧这货还真不是,拥兵自重、放纵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听朝廷约束,连崇祯皇帝也拿他没办法,还弄了一个南侯的爵位,不得不说很牛,不过你说他是奸臣吧这货知道北京被攻破了崇祯死了后嗷嗷大哭,非要坚守抵抗清兵,和奸臣马士英不和,如果按当时如果真不是忠臣完全可以举兵推了南明,这货可是当时号称有百万大军的第一实权人物,最后竟然东下南京被气吐血死了,一生奇葩的不要不要的,不过说实话在当时那个***的年代,左良玉确实个人枭雄、也算是个忠臣。

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南宁候。



崇祯元年(1628年)

辽东宁远发生兵变,时左良玉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因此事丢了官职。 崇祯三年(1630年),左良玉复官后,在松山,杏山与后金作战,立下战功。 崇祯四年(1631年),左良玉因增援被清军围困的祖大寿有功,升为副总兵。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左良玉在自己总兵任上,一直与农民起义军在山西,河南等地剿杀,在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此时的左良玉早已不是当年辽东战场上那个一心为国杀敌的左良玉了,对于匪寇,或是投城的农民起义军,一概收入自己的麾下。在几年的时间里,左良玉就拥兵几十万。声名显赫,对于明***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 当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包围了北京城时,崇祯赶紧命左良玉起兵勤王,左良玉为保存实力,并没有出兵,最后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自缢身亡。
但他得知崇祯皇帝***之后抱头痛哭。左良玉也因为这件事非常自责,他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说他不爱国,是奸臣,他为了大明政权,填压农民起义军,抵抗入关清军。说他爱国,是忠臣吧,当敌人兵临北京城下,大明朝危在旦夕,他却按兵不动。对于后人对他的评价,难道就是一代枭雄,一代军阀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嵩县县战争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良玉 崇祯 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