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天子守国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天子守国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所谓的“天子守国门系列”被揭穿后,为何让很多人都怒了?
这个问题,你纯粹是来反面蹭热度的。
就跟我看过的一个美剧里的台词一样:台下观众提问“为什么美国如此伟大”,而台上一位嘉宾怼到“美国没有足够伟大”。
你这问法就跟放屁一样。
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喜欢明朝的朋友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赞美明朝。诚然,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刚强硬朗的骨风,的确值得后世敬仰。
而说到“天子守国门”这一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指明成祖朱棣的迁都北京之举。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此后二十余年,朱棣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永乐在位时期,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举措就是迁都北京,从而奠定了明王朝“天子守国门”的格局。
那么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呢?要了解此举的深远意义,我们首先得说说明初的南北差距。
洪武年间,发生了科举史上最为著名的南北榜案。当时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所主持的此次科举,所录用五十一生源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便引起了北方士子的不满,联名上疏状告刘三吾等人,于是便引发了南北榜案。
明太祖朱元璋命人复阅落榜的北方士子考卷,结果发现所上呈的考卷确实文理不佳,与南方士子水平差距明显。但朱元璋为了笼络北方士子的心,为了平衡南北,最终决定将主考官定罪,并增设北榜,录用六十一名全为北方人。
其实,这宗洪武年间的科举大案,恰恰折射出了明初南北之间发展的巨大不平衡。北方地区由于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数年战乱,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因此,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严重落后于南方。而这也是明朝初年,洪武永乐时期不断进行大规模移民,从山西地区迁徙百万人口到华北、山东等地区的原因所在。
作为宣传口号“天子守国门”是很有振奋人心作用的,作为政治现实,天子守国门让整个王朝在军事上陷入被动,进而对政治、文化经济产生连锁反应。接下来我就来分析一下:
在明朝初年,是积极出塞的,企图一举荡平漠北,开万世伟业。但历史发展那能和人的想法一样,1372年的三路北征,除了河西傅友德一路取得胜利之外,徐达、李文忠两路大败。一时半会消灭不了北元,而国内又需要政权建设、修养生息,荡平朔漠的战略就搁置起来了。
(北边诸王)
后来的十多年,朱元璋陆续分封自己的儿子到了北方边塞,形成了塞王守边的格局。经常也会有宿将到北方练兵,在亲王节制下出塞扫荡。1388年蓝玉北伐重创北元***,北元行政的根基被动摇。
到了朱棣时期,自己靖难之役取得成功到南京登基,为了皇基巩固,几个塞王的实力也被削弱了,权给了将军也不可能。就出现了“自己主军,儿子主政”的格局,儿子在南京维持国家行政,自己没事率军亲征朔漠。这维持了一些年,但显然是不可能持续的,到了永乐中期,还是迁都北京,京师附近驻屯72卫所,天子守国门格局形成。
(京卫)
(后来定都问题上虽有一些反复,但驻屯卫所没有啥变动,事实影响小)
北平成了京师,北平布政使司成了北直隶;南京成了留都。首都自然要有首都的样子,修建紫禁城与北京城自然是题中之义,疏通运河也是必备条件。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既是自愿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这么说有以下两点理由。
自从明成祖朱棣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以后,实际上他是处在一种朝夕难安的情况下的。
一方面这是因为朱棣的大本营在北平,他的根基也在那里。而南京则是其打着“靖难”的旗号,硬抢过来的!
因为自己的实力并不在此,所以朱棣时刻都得提防别人对自己的安全产生威胁。也因此朱棣在夺取了皇位之后,便开始经营北平,并将其升级为京,为都城北迁做准备。
另一个打算是,在南京的大臣们多是在此经营己久的,其势力己经盘根错节,轻易动摇不得。所以只有通过迁都的方式,对朝庭力量进行重新洗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新的势力平衡,从而有利于皇帝居中制衡。
以上是明朝天子主动守国门的原因!那么为何又说其是无奈的呢?这是因为在明朝初期,远避到大漠草原的残元,其势力仍能够对明朝北方的安全,构成一定的挑战。
而明朝的都城却远在南京,对于草原上的风吹草动,未免有鞭长莫及之感!而这对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自明成祖朱棣起,都城北迁、天子守国门就成了必然选择!
此外,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也有过迁都他处的设想。不过因为某些因素,没能落实而己。历史上那些定都南京的***,大多是偏安***。这种情朱棣当然会明白,他们自然也会明白,北平是既适合于成为大国之都,而又有利于防备边患的道理。朱元璋没有实现的设想,便由朱棣去完成了。
况且在朱棣的时代,明朝还是一个外扩型王朝。无论是东北各部,还是残元各部都被其在战略上压制着。也因此即使是草原各部能对明朝边境构成某些挑战,但却无法对明朝形成致命威胁。也因此当时即便是天子守国门,基本上也不致产生太大的危险。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尤其是后金崛起以后,明朝的天下守国门,就成了没得选择的无奈之举了。此时,由于明朝定都北京己久,各种利益己经固化了,即便是皇帝也难以扭转这个趋势了!而且这时的北京己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中心与根本之地,是国本之所在,轻易是不可动摇的,否则必将导致明朝统治秩序的大地震!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忧和外患对中央***的压力。
我们国家历代中原王朝,都会面临两个主要军事威胁:一是外族入侵(主要是蒙古草原和东北方向),二是封疆大吏或者藩王或者农民起义造成的内乱。
对付后者,方法很简单,就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军事实力,削弱地方实力,让地方没实力叛乱。
比如,宋朝就是这样。
对付前者,方法也不难,就是把帝国有限的***主要集中在北部,以强大的边防军抵御外族入侵。
比如,唐朝就是这样。
但是,想要同时对付前、后者,这就难了。
因为要防外族入侵,北部边防军的实力就不能弱。但边防军实力强,朝廷又镇不住,一旦边防军起了异心,结果就是安史之乱。而朝廷如果过分强干弱枝,过分削弱边防军的实力,其结果又是北宋那样——只要边防线被打穿,契丹人也好,女真人也罢,很快就能杀到京城。
所以由以上矛盾就可以看出,[_a***_]中原王朝在处理外患问题和内忧问题时,统治者们的心理都是极度矛盾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
“天子守国门”有什么讲究?为何明朝皇帝非要选择死磕北京?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王朝,因为它留下的霸气遗诏却让大明成为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
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远征漠北,后来班师途中因病驾崩,留下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就是人们说的霸气遗诏。
后来的大明皇帝都以此为行为准则,虽然有些很奇萌,但个个都不怂。
比如,(1)明英宗,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不幸被俘,将领也还是不投降,而且,明朝***又即刻另立新帝与之对抗,不得不说,很硬气。
(2)崇祯皇帝,公元1644年,北京城被攻陷前,大臣劝谏崇祯逃到陪都南京再从长计议,崇祯断然拒绝,留下遗诏: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然后煤山自尽。
所以,不管遗诏真或***,它的独特魅力影响着后来的明朝,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赔款,崇祯皇帝牺牲自己以换取百姓便是最大的硬气!
《礼记·曲礼下》有过这样一段话“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意思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官员与百姓共存亡,士族与国君的号令共存亡,这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早的描述,
而说句让人遗憾的话。“天子守国门”这句话在阎崇年2004年编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上也说过,书中对咸丰皇帝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不过阎崇年是拿朱棣来对比愤恨他的咸丰大帝竟然跑了而已。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天子守国门的意思了吧。
所谓天子守国门,就是说天子作为国家的代表,臣民的表率,应该是代表臣民和国家共存亡的,明朝皇帝选择死磕北京,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北京处在其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前线,有天子在,那么全国的战争重心,军事力量的重心全部都向北倾斜,以天子的生命来保护国家,如果面对敌人,也是天子第一个面对,这就是一种旧时代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讲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天子守国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天子守国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