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整个历史框架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整个历史框架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职官制度的主要内容。?
唐朝时期的官制整体是以“三省六部制”为框架,这种制度虽然在隋朝时期已经出现,但却是在唐朝时期得以完善的。
唐朝的整体官制大致可被称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对唐朝官制进行分类,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五监和地方官制四部分
唐代监察制度是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里程碑,其基本框架是怎样的?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由两大系统构成,一个是谏官言谏监察系统,另一个是御史纠弹监察系统。从负责范围上看又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那么唐朝监察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呢?我们一一来看。
1.中央:设御史台和谏官组织
唐贞观以前,御史台只是收集消息呈报给皇帝,甚至可以不管消息的真实性。直到开元十四年(726),才专门设受事御史一员,受理词讼,御史台才算是拥有了司法权,正式被纳入监察机关中来。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名,为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接下来有二名为御史台副长官。 ***以后,又在唐朝东都洛阳增设东都御史台,即东都留台。以御史中丞一人为主官,成为御史台在东都的分出机构。而御史台内部又设台院、殿院、察院等分支,负责具体细分事务,本文就不再赘述。御史台职责主要在于纠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是对已有的错误进行纠正,惩处相关人员。
唐朝的监察体制除设有御史台外,还有谏官组织作为补充。其中有给事中设四人,隶属门下省,还有左右散骑常侍各二人,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左右补网、左右拾遗各六人,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谏官组织的职责则在于纠正三省六部的失当举措,对那些还没颁布的指令予以修正。
2.地方:中央巡按和地方自检
唐朝前期中央对地方有两种监察制度,分为不定期巡按和定期分道巡按。御史台会不定期地派监察御史巡视地方,为了保证效率和监察质量,出台了两项举措,一是,负责巡视的官员是不固定的,因人因事随机给予任免。二是设立了更加完备的《六察法》,具体规定了监察的内容,并根据结果对官员进行奖惩。巡察州县的监察御史,大多由皇帝直接授意,堪称“钦差大臣”,权力之大甚至能左右官员的仕途,地位非常之高。
此外还有频率更加稳定的分道巡按,李世民在贞观元年(627)创设了按道巡察制度,依“山河形变”,他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分别监管,以此避免监察制度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破坏。后来唐朝皇帝有不断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整理监察区,***期间将十道改为十五道,平均每道管州二十左右,更加均衡完善。具体实施中,中央巡按制度主要由察院负责,由十五名监察御史组成,每年春秋分两次出巡,春天称叫“风俗”,秋天称“廉察”。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一句名传千古的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一直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尤其台谏官员秉持的信仰,他是一种政治襟怀、器识与宏愿。
谈到唐朝的监察制度,我不禁想起杜甫。杜甫曾任职左拾遗。拾遗就是唐朝的一名谏官,隶属于“三省”中的门下省。
谏官虽然品级很低,但是上可以劝谏皇帝,下可以监察、弹劾百官,是许多士大夫晋升的台阶,也是历来值得敬畏的职官。诗圣杜甫一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可惜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
杜甫襟怀坦荡,心系黎民疾苦,他的诗就是唐朝社会的剪影,他终身都在以一名正直的监察官自居。
唐朝的监察制度完备,值得后世借鉴学习。
监察制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御史,秦汉时候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汉武帝时全国设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一个,监察所属郡国。
监察机构即为御史台,御史台又称为宪台,肃政台,从名字可知赋予监察机构极为崇高的政治理念。后来习惯把监察官称为台官。明清称为都察院。
唐代的监察官,越认真负责越能升官。右拾遗杜甫是个不负责任的监察官,时常喊“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这样滥竽充数的监察官就得不到重用,虽有才华但一世凄凉。诗人元稹做的御史,是个基层监察官,他就非常负责,他的文集有很大篇幅是弹奏某某某之类的,因为认真负责,后来官至宰相。魏征的尚书左丞,也是个监察官,这个比较厉害,已经进入权力中枢,他充分发挥了监察制度的作用,为后世敬仰。
唐代监察机构主要两部分:御史台和门下省。其中御史台监察百官,门下省劝谏帝王。这套高效的监察制度维持了唐朝近300年的机构运转。
御史台
有御史大夫一人、御史中丞二人,主要职责是用刑法典章制度纠正百官之罪恶,相当于中纪委。下属三个院:台院(侍御史办公地点)、殿院(殿中侍御史办公地点)、察院(监察御史办公地点)。
大朝会时御史负责纠正百官站位。殿中侍御史管理朝会时会场纪律。最厉害的是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州县,凡有诉讼、战争、祭祀、大工程营造都可以过问,品级只有正八品,可谓职微权重。凡监察御史出巡州县,当地刺史县令都不敢丝毫怠慢。
门下省
侍中二人,门下侍郎二人。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大名鼎鼎的魏征就曾担任过侍中(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经常给唐太宗提意见。
给事中四人,负责审核皇帝诏敕圣旨,凡圣旨不合适的地方,涂改后驳回。区区正五品,权力极大。
起居郎二人负责记录皇帝在朝堂上的言行,写成起居注,年末给史官留档。
还有什么散起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官职,听名字就知道是给皇帝提意见用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整个历史框架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整个历史框架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