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邹应龙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邹应龙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代罗姓状元?
罗诱 (1100?-1160?) 海州人,刘豫伪齐阜昌四年(1133)癸丑科状元及第。《大金国志》卷三十一《齐国刘豫录》:阜昌四年二月,“是月,赐状元罗诱以下八十四人及第”。据此知罗诱为本科状元,但其人传记无名,事迹失考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徐阶时期的皇帝是谁?
徐阶时期的皇帝为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 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仅次于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四十八年)。明世宗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
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嘉靖四十一年,徐阶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命御史邹应龙参劾,最终使严嵩父子倒台。随后,徐阶取代严嵩成为首辅。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明穆宗时致仕归家。万历十一年,徐阶病卒,赠太师,谥号文贞。
严嵩为什么害怕嘉靖?
嘉靖是皇帝,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天下人有生死予夺之权,严嵩虽为宰相也属臣子,一句话可以剥夺臣子的一切(包括生命),因此严嵩当然惧怕嘉靖,
在明朝诸帝之中,嘉靖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在位后期沉迷于练丹修道,二十年不上朝,但是却能牢牢把握最高权力不失,朝政还能正常运转,原因之一就是嘉靖始终能控制宰相,严嵩当政时,每有国家大事都事先“票拟”,嘉靖则作出批示,然后下发六部执行,朝臣们因为见不到皇上,以为天下大事咸决于嵩,一时许多清流派都上书弹劾严嵩,最有名的是扬继盛参劾严嵩大罪四十款,嘉靖看过奏章后交给严嵩,认为杨继盛表面是骂严嵩实际是骂自己“有失识人之明”,任用奸臣误国害民,当即将杨下诏狱论死,
嘉靖虽然重用严嵩,但是又刻意维护严嵩的政敌徐阶,使二人保持微妙的平衡,在徐阶身后又提拔少壮派的高拱、张居正等人,其实是要告诉严、徐二人,你们干不好随时有人可以取代你们,
到后来严嵩年纪大了,嘉靖凡有问题严嵩的回答常常不能令皇上满意,草拟青词又多出错误,借御使邹应龙弹劾严世藩之机,罢免严嵩,晚年的严嵩沦为乞丐,拣坟头祭品为食,下场十分凄惨,
历史上三位官二代严世藩吴应熊丰绅殷德各是什么结局?
1、官二代一
严世蕃是明朝大奸臣严嵩的儿子,号东楼,是嘉靖年间一大鬼才。严世蕃生于***显贵之家,所以压根就没参加过科举,直接依仗父亲是首辅,进入国子监读书,然后直接做官,官二代果然不错。严世蕃跟他父亲的长相一点都不相似,严嵩活生生的奸臣模样,个子很高,但特别瘦弱,眉眼中透漏着奸诈。严世蕃却是一个矮冬瓜,历史上的描述很形象,那就是脖子短身体胖,并且他还是一个独眼龙,但由于特别狡猾机灵,并且熟读历史经典,通透国家时事,极其善于揣摩其他人的心思,尤其是爱好道术的嘉靖皇帝。严世蕃号称为嘉靖年间第一鬼才。
严嵩在嘉靖皇帝手下一直任首辅,但因为年龄变大,逐渐力不从心,所以很多事都需要严世蕃的帮助。严嵩经常要陪伴皇帝身边,对于政务之类的没办法处理,所以对属下说,如果碰见事情可以找严世蕃裁决。由此可见严世蕃的才智。嘉靖帝特别喜好青词,而严嵩所呈的青词皆为严世蕃所作,可以说严嵩这个“青词宰相”是严世蕃努力的结果。
严世蕃贪婪成性,各地官员只要进京报备,全部要去严府送礼,否则必定给你穿小鞋,甚至嘉靖亲子裕王,都必须向严世蕃送礼,才能领到岁赐。可见严世蕃的嚣张气焰,甚至经常对他人说,连天子的亲儿子都得给我送礼,谁敢不送!
可惜严世蕃的才学没有用到正处,反而用于敛财,贪赃枉法之举在当时已经人尽皆知,但由于严阁老压制,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反抗。1564年严世蕃因为严嵩失势,所以被御史弹劾后,直接被嘉靖逮捕入狱。
严世蕃入狱后,与朝中臣子斗智。御史林润对严世蕃定罪一事,举棋不定,而严世蕃指示下人,在外面散播消息,称此次入狱,是为了给杨继盛和沈炼申冤,此事都是严世蕃的作为。三法司本来也想以此为头条罪证,但徐阶却看透了严世蕃的小聪明,因为当初给杨继盛和沈炼定罪的不是他严世蕃,而是嘉靖帝,所以如果就这么将罪证上呈,严世蕃最后很可能脱罪。所以徐阶换了这个罪名,其一勾结倭寇。其二勾结盗贼,其三犯上。所以嘉靖直接将严世蕃赐死。
在金庸的《鹿鼎记》中,康熙为了笼络安抚平西王吴三桂,将妹妹建宁公主赐给他的儿子吴应熊为妻,但是建宁却与韦小宝有私情,韦小宝后来不仅将吴应熊变成了太监,还把他虏回了京城,成为质子,最后吴三桂造反时吴应熊想逃跑,结果还是被韦小宝为他的马下了巴豆,没跑成,不过康熙也没杀死他。至于建宁公主,当然是跟了韦爵爷,还给他生了个女儿韦板凳。
若跟历史相对照的话,《鹿鼎记》中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事差不多算是半真半***,真的是他俩确实是夫妻,***的是当然没有韦小宝从中作梗,他们夫妻俩还很恩爱,只是结局都极为悲惨。
早在满清入关前,多尔衮就答应吴三桂,会将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和硕建宁长公主嫁给其唯一的儿子吴应熊,所以和《鹿鼎记》中不同的是,建宁公主实际上是康熙的姑姑。多尔衮死后,1853年,由孝庄太后主婚,吴应熊在京城迎娶建宁公主,被封为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衔,不过婚后按照私下达成的协议,吴应熊留在京城为质子,吴三桂则领兵南征云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邹应龙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邹应龙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