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元和中兴讲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元和中兴讲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历史解说?
唐朝唐朝(公元618-907年)是继短暂的隋朝(公元581-618年)之后的中国王朝,在隋朝模式下形成了一种成功的***和行政形式,不仅如此,还激发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王朝——也像大多数王朝一样——都是在起义叛乱中崛起的,也曾陷入一种无***状态。在8世纪早期,艺术和文化环境的辉煌使它成为世界的典范。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
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
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唐朝得以恢复。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盛世。到天宝时期,政治逐渐混乱,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中唐时,唐朝受到河朔三镇、吐蕃的侵扰、宦官专权与牛李党争等内忧外患的影响而衰退。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大中暂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
在晚唐时因为政治***,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朱全忠建国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1。
元和15年有什么大事?
元和15年是唐朝唐宪宗在位的第15年,也是公元820年,这一年的大事是.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与王守澄于中和殿暗杀唐宪宗,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享年四十三岁。
唐宪宗晚年,迷信方士求长生,服金丹,因躁怒,宦官往往获罪被杀,***自危。宦官吐突承璀想立澧王李恽为太子,太子李宥、郭贵妃随后知晓。
元和十五年(八二0)十一月廿五日,检校司徒、兼太子少师郑余庆卒。郑余庆,字居业,荥阳(今河南)人。大历(七六六-七七九)中举进士,建中末(七八四)辟为山南西(今陕西汉中)节度幕府。贞元(七八五—八0四)初入朝,八年,选为翰林学士,十四年,以中书侍郎、平章事拜为宰相。顺宗朝为尚书左丞。宪宗即位,复拜为相。后历任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山南西节度使,兼太子少师、检校司空,兼判国子祭酒事等。余庆熟谙典章,专意儒学,曾主持详定《元和格后敕》三十卷,奏请以文官俸禄修两京国子监,为时所称。卒年六十四岁。有文集五十卷,今不传。
元和十五年(八二0),翰林学士韦处厚重写翰林学士题记,撰成《翰林学士记》。该书系研究唐代翰林院制度第一手资料,收入南宋洪迈编集的《翰苑群书》中,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影印本。
元和十五年(八二0),女学士宋若莘卒。宋若莘,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父庭芬,世为儒学。若莘为庭芬长女,性情娴雅聪惠,习经艺诗赋,好学有才。贞元四年(788),昭义(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抱真推荐,德宗召若莘与其妹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五人一同入宫,以诗赋为试,兼问经史大义,若莘姊妹对答如流,德宗深为叹赏。德宗作诗,若莘姊妹与侍臣唱和,宫中呼为学士先生。自贞元七年以后,若莘专掌宫中记注簿籍。著《女论语》十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元和中兴讲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元和中兴讲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