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啊

kodinid 2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捕头是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捕头是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的捕快怎么样?
  2. 捕快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明朝的捕快怎么样?

捕快平日身着便装,腰挂表明身份的腰牌,怀揣铁尺、绳索。领班称“捕头”、“班头”。老百姓称捕快为“捕爷”、“牌头”、“头翁”、“牌翁”等等。在明清法律条文中,称捕快为“应捕”或“应捕人”,即“本有逮捕罪人之责的人”。有的大州县,捕快往往配备马匹执行公务,故又称之为“马快”。而徒步者,则称之为“步快”、“健步”或“楚足”。各州县在编的“经制正役”的捕快,因州县大小而决定其人数。

  捕快所承担的侦破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叫“比限”,一般5天为一“比”,重大的命案3天为一“比”。过一个“比限”,无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责打。

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啊-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捕快在古代属于“贱业”,并严格规定他们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们脱离捕快行业,其子孙也必须在三代以后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捕快是没有工资的,每年的伙食补贴即“工食银”不过十两银左右,养家糊口自是艰难,于是敲诈勒索便成为一种风气,他们时常设置种种名目收取好处费,甚至与州县官吏同流合污,或制造冤***错案,或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任意拘捕。

  在历代诗文中,捕快作为统治阶级的鹰犬,常常成为鞭挞的对象。清人郭庭翕在《警捕人之虐》中写道:“流民便作贼,迫于不得已;捕人亦作贼,何说以处此?世上流民尚可数,捕人林林遍官府,捕人安乐流民苦。”流民迫于生活不得已为贼,而真正的贼却是遍布官府的捕快。另一个清人蒋坦,也描写了贫苦农民的生存惨景:“前差去,后差来,旧粮纳,新粮催。乡丝未熟布衫破,质库掷出啼声哀。”但衙门的催租却急于星火,交不出,便要捕快抓人,“明朝计费无一钱,过卯任捉老翁到”。由此可见,捕快常会应官长之令,参与诸如催租、抓丁、捕人之类勾当。

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啊-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民国时期,老北京警察局的侦缉队,亦属于捕快性质。他们一律穿着灰大褂,所不同的是“只有侦缉队的成员有时不扣扣子,有时只扣几个扣子,走起路来身子向前倾……侦缉队的下层队员,一年四季都把头剃得又光又亮,即便是冬季,也不兴戴帽子。腰上总挂着一块‘汗巾’,从大褂外面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好像是揣着‘二把盒子’”。他们的职责理应是对付贼匪,实际上却以欺压老百姓为能事,令人切齿。

捕快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捕快原来分为捕役和快手,渐渐的人们把捕快捕役和快手合称,就叫成了捕快,

 《国语·鲁语》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禹在和各个部落首领开会讨论治水的问题时,一个首领迟到了,大禹就下令杀了他。大禹是下令的人,斩杀这位首领不是大禹亲自动手的,可以推断出就是解决这些事情是有专职人员的,应该就是最原始的捕快了,这就是捕快有记载出现的最早时间。

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历史明朝捕头是谁啊-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捕快的称呼起源于哪朝无法考证。

捕快原来分为捕役和快手,渐渐的人们把捕快捕役和快手合称,就叫成了捕快,捕快的称呼起源于哪朝无法考证,但是至少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前期就拥有了类似职能的人,这是最初捕快的雏形,他们负责缉捕罪犯、传唤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因二者性质相近,故合称为捕快。

根据我国的史书记载,大禹治水非常辛苦,有一次他约集各个部落的首领,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治水首脑会议,要开会讨论治水的问题,其他各个部落的首领都到了,就有一家一个部落的首领,防风氏后至,这时候大禹就命人进行了审理,最后对防风氏予以处斩,这是我国史书记载最早的,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对某一个犯罪嫌疑人进行审理,并且予以斩首 执行的这样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就已经出现了寻找证据的,捉拿审理的一类人,这是捕快最早的雏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捕头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捕头是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捕快 明朝 捕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