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历史深度解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历史深度解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唐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写的真实吗?请给出详细理由?
如果把当年明月比作医生的话,那大明朝无疑就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当年明月是把大明朝的病症从头到脚描叙了一遍,并且粗略的点出了致使他患病的一些原因。
历史的魅力正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明朝那些事作者只是用小说的笔法叙述史实。参考的都是正史以及名家文章书籍。真实性不容置疑,但历史的难点在于你不可能百分百地还原场景,尤其是主人公的内心。所以不同学者对同一史实的发展,原因和影响都是见仁见志的,但都是负责任有理论依据的。《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张居正和冯宝排挤高拱,后来又有陷害高的意图。而百家讲坛郦波先生说那都是冯宝干的,事实上除了张本人,我们都不知他的真实想法。
另外,《明朝那些事》里的严嵩和方志远先生所讲的人物性格和作风也不大一样。但这个分歧融入了个人情感。 另外还有对万历的看法,《明朝那些事》认为万历二十年之后明政局混乱,但民间繁荣,学术活泼。阎崇年在《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认为明亡于万历。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在博客上连载的博文,这些博文至今还在,大家可以去看看,基本上都是日更的。
业余时间,要做到日更,要花时间去搜集史料、解析史料、消化史料,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还得用一种大家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说实话,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已经比当时盛行的三无网文和地摊文学靠谱太多太多了。
从第一篇发布 2006-05-23 18:05:43 到 最后一篇的2009-04-10 19:28:42 ,三年时间,1779篇博文,他坚持下来了,写成这本书时,他还不到30岁。
他当然不可能方方面面考证明白,也不可能事事客观公正判断准确不掺杂个人感情,更不可能没有疏漏、错误。
要说严谨,即便像顾诚先生那样以数十年积累而终成一部《南明史》,自言【不满足于“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是力求在史实上考订准确】,却也十分谦虚的表示:“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在我涉猎的明清史领域内,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相当有限,许多问题仅具一般常识,甚至毫无所知。实事求是的对待学问,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切忌把治学看得太容易,切忌过高估计个人的能耐”。
不管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唐朝哪些事儿》,历史的魅力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两个作者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学识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有价值的。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意义有多大?
和宋朝一样,明朝也是被汉人自己灭掉的国家。努尔哈赤的老爸和爷爷去帮助明朝劝降叛军,结果被明朝军队杀死了;多尔衮打下北京,想着也是抢够了就回东北,结果明朝投降的士大夫不干了,直接带着清兵南下,借口是平叛;山东人孙之獬,当过明朝尚书,请求多尔衮“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最后,吴三桂还跑到缅甸,把明朝最后一个反抗的皇室给勒死了。好像下令***嘉定的就是明朝降将,忘了叫啥了。
明朝一直被众多历史爱好者所研究讨论,其存在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明朝存在最重要的意义,个人认为是将本来因蒙古统治而快消亡的中华文化重燃。
蒙古统治中国近百年,他虽然在统治上***用了中原的一些统治制度,但其目的是掠夺和奴役中原***,本质还是奴隶社会的统治方式。
对于中原文化的诗书礼乐、忠孝廉耻等完全漠视,他传承的文化还是草原文化,虽然落后但凭借其统治地位还是在***之中强制推广。
中华文化在蒙古统治期间不断被改变并日渐式微。
如果没有明朝的话可能我们中华文明只能象另外的几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一样,只能在书本上和考古遗迹中去想象我们曾今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篇回答纯属个人管窥蠡测,如有不对也请阅者赐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历史深度解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历史深度解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