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武城历史名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武城历史名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戈武城的故事?
戈武城是抗日名将,他出生于1891年,祖籍尚义县,他一生跟随张砺生先生转战长城内外, 曾任***团长、 旅长。“九·一八”事变后,他主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 1933年5月,他毅然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的作战中,立过战功。 1950年1月当选察哈尔省人民代表, 同年8月,病逝于北京,享年59岁。
曾皙的人物介绍?
曾皙:或称曾点,是宗圣曾子的父亲,字子皙,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属山东平邑)人。曾参之父,孔子早期***,笃信孔子学说。《先进》记载,他在谈志向时,希望“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感叹道:“吾与蒧也。”
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封他的小儿子曲烈(子爵)于鄫地,建立缯国(姒姓)。缯国故址,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原名“缯邑”,以当地多产丝织品而得名。历经夏、商、周(改为鄫国)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7传至曾点,58传至曾参。
曾点(曾蒧),字皙,是鄫太子巫的曾孙,是宗圣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之一,妻子上官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u2022先进》
曾点,字皙,又称曾皙、曾晰、曾蒧,春秋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三十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最老牌的***。
《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
《孟子·尽心章》载,“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以上史实被当地人总结,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72年),受永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晋封“莱芜侯”。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晋升公爵。
历史上姓崔的名人?
崔宗之。
崔宗之 , 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
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石达金陵。诗一首。新唐书《李白传》载,
崔宗之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 李琎、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酒中八仙)。其中崔宗之称为四仙:“四仙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1. 崔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朝的开国功臣,他是鲜卑族崔燾的儿子,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成功镇压了多次叛乱。
2. 崔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朝的重要官员,他是北魏文成帝的重要幕僚,对朝廷政务有重要影响,后来成为魏宣文帝的太傅。
3. 崔鞍马:中国唐朝时期的诗人,他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之美为主题,被誉为“崔山水”。
4. 崔峒:中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文官,他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担任过多个官职。他的诗作兼具儒家思想和诗人的瑰丽风格,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崔姓名人,还有许多其他知名的崔姓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武城历史名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武城历史名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