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kodinid 2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朱熹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安海朱祠的故事?
  2. 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故事?

安海朱祠的故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800多年前,朱熹诗说游春寻芳,心情豁然,写下《春日》;800多年后的今天,来自晋江安海西隅小学的42名小记者,来到朱熹曾经论说经义的地方———朱祠(也称“石井书院”),齐颂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200年来首次重修的安海朱祠,近日正式开馆。与朱祠只有几百米之隔的西隅小学,组织40多名小记者,走进这家古老的书院。刚踏入朱祠,给小记者当向导的安海文化人、收藏家汪建育,指着展厅玻璃柜上的一沓文稿,问道:“你们知道100年前的学生考卷是什么样子的吗?”听汪先生这么一说,小记者陈雯一下来了兴致,凑到玻璃柜跟前。只见上面写着“院试考试文稿”,发黄的试卷上还留有红色的圈圈点点。“这是我从民间收藏市场买来的,共有48张,转送给朱祠收藏。”汪先生说。

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朱松、朱熹父子,到明朝“八大才子”之一的王慎中,再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对安海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的汪先生信手拈来,侃侃而论。小记者也听得入迷。“走一趟朱祠,就可以了解安海千年历史。”小记者陈啸感叹道。

  “晋江最古老的书院和晋江最早新式学堂都诞生在安海,要了解晋江教育发展史,在朱祠也能够找到答案。我们为安海历史而感到骄傲!”参观结束后,很多小记者意犹未尽。作为一名外地生,小记者卞圆圆两年前随爸妈到安海,便在西隅小学读书。以前觉得安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这次参观朱祠的活动,才让她知道王慎中、李寓西、黄汝良、范道声等名人都是安海人。“能够有机会见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是一件乐事。将来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我一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卞同学说。

  行不?

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故事?

勤学,就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得真学问。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大学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更应该勤于学习,奋力拼搏。***曾经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同样的,不学就会落伍,落伍必然挨打。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若想不落伍,不被挨打,便需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源于勤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非常穷,没钱上学。后来,他勤俭节约,省下了一笔钱买了很多书回来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者。宋代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义的人,反应十分迟钝,每次读书只能读50个字,一篇短小的文章也要读上一二百遍才能变得熟练。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九遍十遍,天长日久,学问与日俱增,后来他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大学生要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青年大学生需要学的东西非常之多,更为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外化于行,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我们的学识修养。大学生既要专攻博览,但我们又不能只顾读书,读死书,要学会读“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之书。

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时代责任。习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有求得真学问,学会做***,才能将大学四年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将自己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进而不断要求自己奋力上进,不断要求自己扩充新知,不断要求自己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胜在钻研、赢在坚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朱熹的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小记者 朱熹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