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杂谈明朝嘉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杂谈明朝嘉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历三大征之后,明朝国力有多大损耗?
题主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大征:
1: 宁夏之役
2: 朝鲜之役
3: 播州之役
下面我来一一阐述这三大役
1: 宁夏之役,是李如松为平定蒙古人巴拜的叛变的一场战役。因党馨多次制裁巴拜,导致巴拜以及继云等怨恨党馨,于是巴拜纠合其子承恩,义子云及士文秀等叛乱。后在万历二十年,叛贼夺取黄河以西四十七座城池,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前后历时六个月,终于在万历二十年九月破城,巴拜之乱全部平息。
此次兵乱,虽然维护了国内的统一稳定,但同时也导致宁夏城中水利设施,城堡,民宅大面积被破坏,百姓也在战乱中哀嚎遍野,给朝廷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次战役所消耗的军饷约为二百万。
2: 朝鲜之役,是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的入侵而发动的战争。万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军队攻占,王京,开城,平壤后,朝鲜请求明朝支援。明朝遂派军队赴朝鲜挫败日军,因谈判无果于是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朝又调来大量兵力支援后日军大败。
这场战役虽然日军溃败,但是明朝中很多大将均死于这场战争。据《明史》记载,朝鲜之役耗费白银七百余万。
万历之前大明帝国就是个烂摊子了,国库空虚不说,边境更是不堪。天道仁慈赐给万历一个旷世奇才江陵公,张居正力往狂澜将大明帝国又拉了回来。调整人事,整治军队,还百姓以安宁。推行一鞭法,扭亏为盈,丰盈国库,并且都取得了那么好的成效。而张居正死后,只要是张居正定立的,全推翻!
万历三大征发生在1573年~1620年,朝鲜战争只是其中一个。三大征基本上耗空了万历前期十年国库积攒的国家库银。导致后面大明朝廷在萨尔浒战役就是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的惨败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明朝万历中后期开始到清朝初期天灾不断。万历三大征虽然给大明赢了面子,但是因为天灾人祸导致明朝末期无银可赈以及官宦的***。
清朝官方的《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传》:“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据此可以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
三次战役抗日援朝战争先后派遣七万人、播州维护国家统一战争先后派遣约二十万人、宁夏维护国家统一战争大概在五到七万人左右。除了抗日援朝战争之外剩下两个都是在国内打的,要知道无论古代现代打仗对于当地的经济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两次战争使这两块地区可以说是数十年内难以恢复往日的场景。
看到这些数据大家基本可以知道万历三大征花费一千二百万两左右,以及耗费损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问题来了如果不知道朝廷一年收入有多少那知道支出也没有什么对比的力度,明朝算得上是历朝历代税收相对较低的朝代了,一开始是三十税一后面十五税一,最多就是十税一这还是比较少的,万历年间张居正进行了税收改革,年入可以达到两百万两到四百万两左右(这是大概数据各方说法不一我觉得在这个区间算是是比较合理的数字)取个中间值就是三百万两,也就是说万历三大征可以说耗费了整整四年国家的所有税收,而且战争所需的所有物资运输和战乱全都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宁夏战争后任宁夏巡抚杨应聘说:“壬辰兵燹,遂举二百年之所经营者,荡然如同草味。”
此次兵乱,历时8个月,经反复镇压到年底才艰难平息 兵变中城堡、水利设施、民宅被破坏,百姓在战乱中无辜惨遭***,中卫以及整个宁夏地区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
这三次战役之后国库愈加亏空。
《明史》中记载:宁夏用兵钱粮耗费二百余万,朝鲜用兵钱粮耗费七百余万,播州用兵钱粮耗费二三百余万。
这三次战争,光是钱粮耗费就达到一千一百玩左右,基本上把前期张居正改革时留下的库存用光了。
这还只是钱粮方面,要知道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出征打仗,除了作战的部队之外,往往还需要数倍的民夫来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而这些民夫脱离田地之后,对粮食生产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民夫脱离生产,同时也会导致赋税减少,明朝国家财政收入本来就是依靠农民的赋税,赋税减少,国家财政就会陷入危机。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明朝朝廷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这三次战争中,虽然是明朝胜利了,但是这三次战争伤亡都十分巨大,可以说是惨胜。这也就是导致了明朝的精锐部队在这三次战争期间消耗殆尽。以致于后期面对辽东问题时无兵可用。
而后万历后期,由于天灾不断,让经济雪上加霜,同时朝廷党争不断,关外的少数民族军事势力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内忧外患正在向爆发点汇集。
可以说这三次战争基本上耗光了明朝张居正改革以来的所有积蓄,同时由于天灾,***等原因积重难返的大明朝开始走向了灭亡。
如果想要了解明朝人文风貌、物质生活,应该读哪些书?
我们知道要想了解某一时代的人文风貌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情况,最好的就是直接问那个时代的人,当然是问不到了。但是他们记下的文字成书,我们后人就可以参考。任何一个人去描写不属于他的时代的书,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所了解到的一点点东西,然后通过想象去补充空白的地方。因为空白的地方太多,所以要想了解当时的情况,就不能看后人的书,尤其是《回到明朝当王爷》、《官居一品》这类当代网络杂书。因为看正史很少能了解到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所以我推荐基本明代人自己写的几本书,比如明人陈洪谟编著的明代史料笔记《治世余闻》,虽然是史料,但是记载的都是作者亲历的事情,时间是明孝宗弘治朝的时期。还有《醒世姻缘传》,这是明末清初西周生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据说作者又争议,但这不要紧,它是写明末清初的社会现象及故事。我认为***最能感受到当时时代社会的人文风貌和物质生活情况。又比如明代的冯梦龙辑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言二拍”了。虽然里面有些故事是写唐宋等朝代,但里面的人文风貌却属于明代的,但我仔细看过几篇后,能感受到时代的不同,原来电视里演的古装剧,除了四大名著和《聊斋志异》外,其余和当时的时代的人文风貌、习俗、社会情况、人民的思想等等完全不同。电视剧里的其实就是当代人的样子,包括除了着装像样(严格来说也不是汉服)其余包括说话、走路、行为、想法都截然不同。还有明朝状元及内阁首辅李春芳创作的一本《海刚峰 先生居官公案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杂谈明朝嘉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杂谈明朝嘉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