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中原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中原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末中原人口多少?
5000-6000万左右。
据《明实录》,明末人口归纳如下:
隆庆二年(1568)62537419 人。
隆庆三年(1569)62537419 人。
如果明清两朝建都河南,会是怎么一个景象?
北京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它面平陆,负重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可称得上是“财货骈集,天险地利”,实为汴(开封)、洛(洛阳)、关中(西安)、江左(南京一带)皆不及也。
明代迁都北京,有极为充分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个人情感的原因。它是中国文明从西向东迁移变动的结果。明开国定都南京,赖以推动全国,是符合明代人定都原则的,但蒙古势力返回并峙持于漠北,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如不全力守卫边疆,可能出现北宋第二。北京的地缘位置属交通要冲,占住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这是四条生命线),北京城外有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地势高峻,明代人认为“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皇太极的迁都北京是要占据这个关口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1644年8月20日开始,清朝大迁都,10月10日正式定都北京。
那么明清为什么没有建都河南呢?
首先,对于河南省来说,在地形上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平坦,几乎无险可守。而对于古代历史上的都城,会优先选择拥有山川、江河之险的城市作为都城,比如长安等古都。就定都开封的北宋,其灭亡就和都城无险可守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是个***设题,宋朝定都汴梁,如果明朝洪武皇帝不迁北京迁河南,意思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明不北迁,估计丧失的国土会更多。同样,吴三桂引请入关,清朝不南下,疆域也不会增大。清朝平三藩,收台湾,镇土羌等战争不断,有建树,有遗憾,皆毁在叶赫那拉氏上,与定都河南没几毛钱关系,从这点看慈禧倒不像是汉人。
***如建都河南之后,首先,明朝***一定会加强对黄河和隋唐大运河河南段的疏浚,江南的槽粮会源源不断送来;其次,北方的形式会更为严峻,因为中原为四战之地。周边无天然地形作为屏障,极可能会出现蒙古大军随时南下的风险,女真与明朝会有蒙古占领的领土我缓冲,会形成多国鼎立之状态。
为何中原王朝统治贵州一千年,却只有明朝在贵州建制?
中原王朝统治贵州千年的说法不知道怎么来的,贵州中原的联系虽然秦始皇统一便开始,但无论是西汉时期的汉武帝,还是三国时期的刘备集团,亦或是魏晋南北朝,其实算不上贵州有过治理。
所有利益集团争夺的焦点都在富庶繁华的中原地区,南方依然停留在蛮荒的层面,唐王朝建立以后, 在贵州地区推行直属的经治州与本地家族治理的羁縻州,但这样的制度很快在南诏国崛起以后被废止。
南诏国“抵大渡河,东北抵黔、巫”,尽占唐朝贵州之地,随后继承南诏国的大理,面对虚弱的北宋王朝,更是将贵州大部分区域握在手中,使得贵州的土司文化更加繁盛,至元朝得到正式的册封,贵州名义上归属中原王朝管辖。
明王朝之时,贵州势力依然强大,但因为明王朝实力更加强大,因此,贵州土司也愿意领受官职,协助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但这样的前提是明王朝的实力,随着明王朝对地方官制的松懈,反叛势力也不断增多。
最著名的要数西南土司驱逐云南沐氏,与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使得本已走向下坡的明王朝更受打击,播州之役,杨应龙依仗险峻的地势,最终造成明朝近十万精锐的伤亡,堪称三大征中损失最惨重的战役。
直到雍正年间,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清军借着平定明朝余党之际,用所谓改土归流,强制削夺土司世袭的权利,变为朝廷指派和聘任制,支持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才真正置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最多也不过五百年。
而明朝绝对算不上建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中原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中原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