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明朝历史,朱祁镇明朝历史简介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朱祁镇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朱祁镇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朱祁镇和朱祁钰?
  2. 朱祁镇小时候真的是不会走路吗?
  3. 明英宗时期有多大?
  4. 明朝朱祁镇与朱祁钰是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朱祁镇和朱祁钰?

朱祁镇在前,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男,汉族,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镇小时候真的是不会走路吗?

是的。

朱祁镇明朝历史,朱祁镇明朝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祁镇3岁学会走路。

朱祁镇幼年的时候有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身患软骨病,不会站立也不会说话。

朱瞻基病逝之后,年幼的朱祁镇受到了质疑,因为他天生的缺陷,让大臣们产生了改立储君的想法。面对群臣的质疑,孙若微孙太后也为儿子着急,她在朝堂之上歇斯底里的吼叫,而奇迹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在母亲的殷殷期盼下,朱祁镇竟然站了起来,而且也能说话了。年幼的朱祁镇因此保住了储君之位。

朱祁镇明朝历史,朱祁镇明朝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英宗时期有多大?

明朝开国前期的疆域包括“两京十三省”,大致北到长城,南到交趾(今越南),西至嘉峪关,东抵大海,核心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

而到了明朝中期即明英宗时期,经过数代开疆拓土,北方疆域将奴儿干都司(今东北)以及蒙古南部涵括在内,向西扩展到了新疆哈密,西南控制范围到达了云贵高原地区,这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了700余万平方公里。

明朝朱祁镇与朱祁钰是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朱祁钰

朱祁镇明朝历史,朱祁镇明朝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哥朱祁镇不被瓦剌他也当不了皇帝,朱祁钰知人善用,依靠于谦守住了京城,稳住了大明江山,哥哥被俘,他也是临危受命,顶着压力上位。

上位后他很节俭,对灾区予以不同程度的减税,发展经济当时水患多发,他也是派官员着手处理。

他在位期间,景泰蓝盛行。

外交上也做的不错,周边许多国家来京朝贡

他做皇帝做久了就不想下来了,他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当皇帝,不惜贿赂大臣。其实做皇帝那么累,做个富贵王爷不是更好。

朱祁镇

当了两次皇帝,因为宠信太监王振在加上热血就下令攻打瓦剌,可偏偏不如祖先,打不过人家被俘了。过了七年才回来。

经历过灾难后也成熟了许多,回来当皇帝后开始重用贤臣,远奸佞,废除殉葬制度也算一件好事儿


随着《大明风华》的热播,明朝前期的几个皇帝又“火”了一把,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也火了一把。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明宣宗的儿子,而且明宣宗只有两个儿子。两个人都当过皇帝,明英宗两段皇帝生涯中间为明代宗。明英宗与明代宗的较量中,最后占据优势的明英宗,明代宗只是如流星一样在天空一闪而过。

明英宗是明宣宗的嫡长子,也是孙太后的儿子,他的出身绝对比明代宗要好。如果没有什么机缘巧合,明代宗永远不可能成为皇帝。土木之变中,明英宗兵败被俘,明朝处于危亡之中。朱祁钰在于谦、孙太后等人的支持下登上皇帝宝座,并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瓦剌为了离间明朝,将明英宗放回。明代宗并没有将皇位还给了明英宗,而是将其软禁。七年之后,夺宫之变中明英宗复辟,明代宗退位。此后明英宗又当了八年皇帝。明英宗和明代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呢?

明代宗的功绩和历史评价要好于明英宗。

明代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军事上,明代宗和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转危为安。明代宗设立兵器“准样图”,明朝武器和发放有了标准。

政治上,针对明朝内忧又外患的境况,***用积极合理的措施,巩固明朝江山。明代宗革新吏治,重用于谦、商辂等贤臣。明代宗吸收王振乱政的教训,着力限制宦官,清除宦官势力。明代宗善于纳谏,积极招纳贤能之士。明英宗时期的一些弊政基本上得到了缓解,明朝出现复苏迹象。

经济上,明代宗***取与民休息的政策,适当减免老百姓的税赋负担,赈济老百姓、安抚流民。明代宗还特别重视治理水患,水患得到一定缓解。明代宗本人注意节俭,注意减免宫廷开支。明朝经济有了一定复苏。

由于明代宗的励精图治,明朝的恢复了国力,朝鲜安南、暹罗等国纷纷来朝。

明英宗时期 明朝由盛转衰。明英宗在三杨的辅佐之下有一定成就。明英宗掌权之后,开始重用宦官王振。王振专权,明朝太监左右朝政。王振专权之后,朝政日益败坏。瓦剌大军打来之时,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王振为了私欲,耽误了撤军行程,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大军包围。土木之变明朝精锐军队几乎全军覆灭,永乐年间的重臣也基本上损失殆尽,明朝几十年的积蓄也大大消耗。

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之后也没有多大进步,尤其是对待明代宗的态度非常令人心寒。明英宗将明代宗迫害致死,处死了对明朝有大功的于谦等人。明代宗一朝的势力基本上被清除殆尽。明英宗再一次登基之后,比第一次有所改善。但是比起明代宗还有一定差距。明英宗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被认为是一项德政。

朱祁镇(1427年-1464年),两次登基,在位共计22年,期间疯狂过,无知过,被俘过,被关过,复辟过等等,一生充满着悲剧的神奇色彩。本来是接手的大好河山,因偏信王振,给自己的帝国带来了足以灭种的灾难。

这一切反对抗争的主角并不是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他能做的仅仅是被俘虏时面南而坐,他做的也只有这些。相信他之前,他之后的皇帝没有人想要经历他的经历。

打错一仗,信错一人,杀错一人可能是对他最全面的描述了。***的是,当朝的宫妃们遇上了这位传奇皇帝,得以在皇帝驾崩后,不用再为之殉葬,是这位二次登基的皇帝废掉了几千年的殉葬制度,这点对他来说无疑可以赢得一个大大的赞,好在朱祁镇当皇帝后期,任用贤臣,听取纳谏,仁政爱民,释放建文帝后代才不至于使后代给他上更难听的谥号,也算是对他不高的褒奖吧!

再说说朱祁钰,因哥哥朱祁镇外出征战,被授予监国之职,但是他没有想到哥哥一去竟然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馅饼。在哥哥被俘,整个朱家帝国面临倒掉的危机时,被掌权人士拥立为帝,结果业已登基便尝到了世间最美好的一切,废侄子太子位,囚禁太上皇哥哥,这些为朱家所不齿的事情他几乎都干了,好在他任用于谦等人,及时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又使大明王朝重上正规,他的功绩是不可被遗忘的,由于朱祁钰的一手整顿与改革了大明在土木堡之变中慢慢恢复,渐渐中兴,也算是英明之主。

然而一切美好的东西在1457年的夺门之变后全部反转了,被夺位,被囚禁,离奇去世,也算是让英宗报了仇,不过总体来说朱祁钰确实有两把刷子。


我是帝国通史,我来回答:

整个大明王朝中,兄弟二人组先后当皇帝的比任何一个王朝都多,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然而其他都是和平让位,只有大明朱家朱祁钰和朱祁镇两兄弟,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

一、客观的功过是非

朱祁镇是为英宗皇帝,这个英字颇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位皇帝确实是一位“英豪”,率领大明王朝的精锐一鼓作气前去“天子守国门”,但他作为君王,却并没有死社稷的勇气,不但百家,而且沦为了囚徒,饱受***。

这位九岁登基的孩童皇帝 ,长期处在极为压抑的环境下,朝政由张氏决断,成长由制度规范,他在失去本该拥有的快乐中成长起来,而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压抑感,使得其在当政之后开战了大肆的报复。而这一切,就奠定了英宗早年的当政基础,也成为了历史评价英宗朱祁镇的关键点之一。

瓦剌部的再次入侵,成为了点燃英宗心性火药桶的一根火柴,面对入侵,愿意我行我素的英宗皇帝和王振一唱一和,全面准备进入御驾亲征状态。历史上评价他宠幸宦官,这的确是一个皇帝最大的污点,但他是孩童皇帝,自小身边就是宦官内侍,如何不培养出信任呢?但这一切造成了他的失误,葬送了皇位。

朱祁钰,这位堪称大起大落的代宗皇帝,一个代字变充分彰显了其一生,代坐皇位是他的人生巅峰。朱祁镇在外,朝中无人主政,而瓦剌部全面进军,跨越长城兵临城下,随时都有亡国危险之时,朱祁钰登台,这位本是太平王爷的监国之人,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

二,可怜的皇帝

就当时而言,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构成了英代二朝的重大事件,其他***都被这两件事关皇帝的大事所遮盖。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历史评价,也在这两件事当中形成。朱祁镇以夺门登基而成为真正[_a***_]上的大明皇帝,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认可的皇帝。因为在这之前他对皇帝职业无动于衷,但失去远比得到更能教育人,于是这位皇帝真正意义上登上了大明的舞台。

至于朱祁钰,只能说他是一位苦命的大明藩王,被无端卷入这场权力的游戏当中,又无奈被时局所抛弃。他刚拔上井研看了一眼,却又被朱祁镇给蹬了下去,在解决了大明王朝存亡危机之后,悄然退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祁镇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祁镇明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代宗 明朝 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