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意义

kodinid 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的“清官”还称什么?你能举出古代的两个“清白吏”吗?
  2. 廉范做蜀郡太守的时候有什么政绩,百姓为何称颂他?

古代的“清官”还称什么?你能举出古代的两个“清白吏”吗?

清官史书多称之循吏、良吏、廉吏。唐代的清官要数戴叔伦。明代著名清官是海瑞。于成龙在清代号称清官,老百姓都叫于成龙为“于青菜”。雍正年间知府程如丝被蔡珽誉为“四川第一清官”之美名。

廉范做蜀郡太守的时候有什么政绩,百姓为何称颂他?

廉范做蜀郡太守时,因为当地的人都喜欢争论互相说别人的好坏,廉范就用淳朴厚实的训导他们,也不接受别人在他耳边说的坏话。蜀郡物产丰富,但房屋之间的距离却很窄,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条令禁止百姓晚上出来活动,以防止发生火灾,但是百姓晚上偷偷出来活动,火灾照样发生,廉范到任后,也不阻止百姓晚上出来活动,而是让家家户户都有储存水,火灾发生时,能更快更有效的扑灭。这样的效果更好更明显,百姓也为之称赞,还编出一首民谣歌颂他。但纵观廉范一生,从少年时一人带着父亲的灵柩回家,青年时因邓融的知遇之恩,在邓融犯事被抓进牢狱,情愿被人误解,也要一人进入牢狱,成为狱卒,只为能够更好的服侍邓融,但其去世,都没告诉邓融自己真实身份。再到后来的恩师因受楚王的牵连,而被皇上判处***,其他的门人,学生都是躲都躲不及,廉范却是替恩师敛尸厚葬,为此不惜得罪皇上,幸好皇上开明没有责罪于他。由此可见,百姓歌颂某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所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他所做的事,是真正的造福百姓,真正的让天下人折服,这样的人,才值得百姓歌颂。

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意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廉范字叔度,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人,东汉明帝时期有名的廉吏,廉范为人耿直,颇有谋略,不畏权贵,事父至孝。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秋,北匈奴大举入寇,兵锋直指云中,廉范作为太守,守土有责,督帅兵士出城迎敌,出奇谋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大胜仗。

廉范十五岁时,其父客死蜀中,廉范独自一人往迎父丧,当时蜀郡太守和廉范的祖父是故交,就送了廉范很多财物,可他一概都不接受,归途中船只触礁沉没,廉范双手抱着父亲的棺木,誓不松手,旁人被他的孝义所感动,把他救了起来。他的老师薛汉因为楚狱受到连坐被诛,故人门生没有敢过问的,唯独廉范给他的老师薛汉收尸礼葬,明帝很赏识他的忠义和胆识,就任命他为茂才,后来升为云中太守,从此名扬中外。

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意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廉范在蜀郡做太守时,也能做到随俗化导,并有政绩。当时蜀地有一个不好的风俗,当地百姓好为词辨,为了一些小事,相互诉讼,互争短长,廉范遇到这些事后,每次都谆谆教诲,并明令禁止相互揭发隐私。成都这个地方,物阜民丰,人口稠密,房屋建筑相互之间挨得很近,原来订有旧制,为了防火,民间百姓入夜以后不得用火,老百姓都私下里偷偷的进行,结果酿成了很多火灾,廉范到了以后,就撤销了旧令,但严令各家各户储备水,一旦有了火情,方便取水灭火,百姓都很称赞,编成了歌谣来称颂他:“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无裤”。总之,廉范作为地方长官,执政有方,为官廉洁,安抚一方,教化百姓,颇有政绩,因此受到百姓爱戴和称颂。

东汉汉章帝的时候,廉范改为担任蜀郡太守,廉范在来蜀郡前,向来的郡守都严禁百姓夜晚工作,而城里的百姓都有夜间工作的习性,夜晚工作就就要点灯来照明,成都特产丰富,人流量大,而街巷狭小,房屋紧紧相连,这样就非常容易起火,而且只要着火,就有许多的房屋被烧毁,损失巨大,虽官府有严令禁止,但居民仍悄悄工作,因敢正大光明点灯,就喑地里用火来照明,因而加剧了火灾灾情发生的次数。廉范做了蜀郡守以后,把之前的条令给废除掉了,许可百姓夜晚引火工作,但严格要求,每家每户都要注意防止火灾,最重要的是要储备足够的水来灭火。新法令一经颁出,当地蜀地百姓觉得特方便,就编了一首歌谣称赞他,大意为廉叔度担任蜀郡郡守来得太晚了,他不限止我们夜里点火,让我们在晚上定心劳动工作,让我们有了以前从前都没有的好日子,从前没有衣服穿,现在有五条裤子穿。

廉范乃名臣是也,字叔度,杜陵人,是廉颇的后代,太爷爷廉褒,他家好几代都是边郡牧守,驻扎防守边境。年轻的时候,其父于四川遭祸乱,客死在他乡,当时他只有十五岁,得知后,十分伤心难过,前往把父亲的尸骨迎回家乡,蜀郡太守张穆廉范爷爷廉丹的部下,拿出许多钱给廉范,廉范婉言拒绝了,他觉得拿别人的钱迎接父亲尸骨,对父亲不够孝顺尊敬。他徒步背着尸骨到了葭萌,后来又乘着船过白水江,非常不幸,船触碰到岩石,廉范两只手死死抱住棺柩,不愿意放手,要和棺柩一块沉下去共存亡,马上就要被水覆盖,别的船上以及岸边上的人被其孝行所深深感动,大家就各拿着绳子钩子把他捞将到了岸上,竭尽力气打捞搭救,廉范才得以免于灾难,棺柩也被打捞起。历经重重困难以后,他最终把父亲的尸骨埋葬在了家乡。

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意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廉范的老师薛汉因参加楚王刘英谋反的事情被杀掉,学生都没人敢给薛汉收尸,唯独廉范给他收尸下葬,有人把这件事上报。明帝很恼火生气,将廉范召来怪罪。廉范叩头道,臣知道触犯王法,只是因为和薛汉有师生的情谊,不忍心坐视不管,因而简单收殓,愿意接受处罚。明帝晓得廉范是廉颇之后,也晓得他与谋反没有什么关系,就将他给放了,廉范也凭这件事名声远播。这就和西晋马隆有点像,话说王淩服毒自尽,令狐愚被挖出暴尸三天,过去三天,无人给令狐愚收尸,这时马隆上前以令狐愚门客的身份给他收尸,其实马隆不是令狐愚门客,妥当安葬了令狐愚,并守丧三年。当初凉州被秃发树机能攻下,司马炎问何人能替我平定这个贼人,马隆自告奋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廉吏制度有哪些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太守 百姓 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