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人乱编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人乱编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乱唐的由来?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由于藩镇自雄,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
乱唐是指唐朝晚期(907年至923年)的一段动荡时期,也被称为五代十国时期。
这段时期的名称源于当时政治混乱、***更迭频繁,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央***来统治全国。在这段时期中,中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它们之间互相争斗、割据,形成了一个割据的局面。这五个***都自称为“唐”,但实际上它们的统治者并非唐朝皇室后裔,而是由军阀和地方势力所建立的***。因此,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代”,而“乱唐”则是对这段时期政治混乱和割据的概括性描述。
汉脏唐乱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指皇族血统之间的***关系。其中,汉脏指的是汉朝某些皇帝窝囊,皇后飞扬跋扈,甚至私通外臣,尤其是东汉。而且汉朝某些皇帝喜欢男色,尤其是西汉。唐乱指的是:武则天之类***后宫,李隆基的不顾***强取儿媳,还有盛唐贪赃枉法的不少。
唐朝历史事件?
公元626年七月,李世民率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逼着唐高祖李渊退了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公元652年,孙思邈《千金要方》问世。
唐朝的部分历史大事如下所列举: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公元636或638年,武则天入宫,封为才人。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宗一征高丽。
公元644年,唐灭焉耆。
公元645年,太宗二征高丽。公元648年,唐灭龟兹。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宗继位,次年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宫中。
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一统西突厥。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三国十常侍之乱,怎么个“乱”法?
我来回答这一问题,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并讨论。
“十常侍”是指东汉桓、灵二帝时期的12个宦官,他们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和宋典,因为这12个人都担任了侍从皇帝的中常侍官,为取其整数,故称为“十常侍”。后世人们称“十常侍”是导致东汉王朝最终覆灭的罪魁祸首,是祸国殃民的佞人贼子。那么其中的缘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东汉自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开始,都是幼年登基,在此情况下,母后临朝掌握***的局面随之出现,也直接导致外戚专权恶果的开始。因为外戚专权,往往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自然压抑了皇权,小皇帝成年后,便要夺回统治权,在没有其它可以依靠的力量的情况下,就想法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宦官与外戚的政争之所以能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并能控制禁军。而宦官的每次胜利,都会换来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加大。到了桓、灵时期,其权势达到了顶峰,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搅得天下乌烟瘴气,最后引发大的朝庭政变和社会***。
东汉末年,自然灾害频繁,黎民身处水火,而桓、灵二帝却置若罔闻,仍醉生梦死地享乐,桓帝穷搜天下美色,食尽人间佳品,耳穷郑、卫之声,目极仙境之观。灵帝即位后,在奢糜方面比桓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贪财无厌,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转为私有,卖官鬻爵,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十常侍’见主子如此昏庸,就竭尽逢迎之能事,讨主子喜欢,在此基础上,自己行为狼籍、恶满天下。
其一:手中有权,便骄横淫逸、胡作非为。他们抢***女,作为自己的妻妾;霸人田地,划到自己的名下。只是张让一人,就占有京畿诸郡数百万亩良田,其他宦官也都是沃田遍野,牛马满山;他们还竞相乞子买儿,以便立嗣传爵;他们广建宅舍,富拟宮室。灵帝有登高远眺的嗜好,“十常侍”怕灵帝发现他们的劣迹,便对灵帝说:“国君不应登高,登高则百姓离散。”由此,灵帝从此不再登高。这些宦官以不正当的手段广聚财物,家中贮藏有喝不完的美酒佳酿,有穿不尽的丝绸锦缎,珍宝玉器满堂、侍从仆役成群,甚至还有歌童***、倡讴伎乐供其声色犬马地***。
其二:手中有权,便敲诈勒索、中饱私囊。灵帝中平二年南宫起火,半月方息,“十常侍”借口修建,强加天下租税,并调发太原、河东等地木材石料。材料运来后,他们吹毛求疵,横加挑剔,宣称不合规格,强行折价出售,由他们购买,再卖给官府,中饱私囊。不仅如此,他们连中央大员也敢勒索,张让私下里向当时担任左车骑将军的皇甫嵩要钱5000万,皇甫嵩没有给他,便被撤了职务。
其三:手中有权,便自相封赏、随意授官。他们的亲属、子弟、宾客布满天下,外则为郡守县令,内则任尚书、九卿,甚至连贿赂他们的一些地痞无赖,也得到一定的官职,而这些人一旦得到官职,便个个横行乡里、贪如饕餮。张让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舆,一个叫张朔,分别担任了阳翟县和野王县的县令,在地方上贪脏枉法,滥杀无辜。张朔曾残暴地杀死了怀孕的妇女。赵忠让其弟弟赵延担任京城守门校尉,其和赵忠内外呼应,控制京师,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四,手中有权,便罗织罪名、陷害他人。少数正直、无私的官员,对“十常侍”的做法不满,向桓、灵二帝上疏,要求罢斥宦官,权归***。“十常侍”知道后,便怀恨在心,不择手段地俟机报复。由此,因反对宦官残破天下而被害死的人屡屡出现,有三公九卿,也有贫民百姓。其他遭“十常侍”谗言而降职、罢官、流放、戍边的人,更不可胜效。谏议大夫刘陶,为人儒雅尚德。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向灵帝陈述要急八事,主要讲天下大乱,皆由“十常侍”恶行所导致。“十常侍”知道后,一起向灵帝说:“现在天下很[_a***_],但刘陶仇视您的政令,妖言惑众,地方不努力剿贼,恐怕是刘陶与黄巾通情的缘故。”于是,刘陶被“十常侍”以“通贼”的罪名下狱,后来惨死狱中。
物到极时终必反,多行不义必自毙。宦官干政朝纲、祸乱国家、为害天下的劣行,终于导致事变蜂起,动摇着东汉的***。灵帝死后,外戚何进再次独揽大权,声言要尽诛宦官,并紧急布署。但终因起事不密,反被张让等设计杀死。而何进暗中已经调动的人马蜂拥入城,大杀宦官。赵忠等人被袁绍杀死,张让挟少帝刘辨仓惶逃跑出城,被卢植追上,见难以脱身,便投河而死。至此,坏事做尽、祸国殃民的“十常侍”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此后不久,因此乱而逐渐演变为军阀豪强割据、相互间征伐混战,王朝***衰微、帝王颠沛流离的局面,最终东汉王朝以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并建立而随之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人乱编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人乱编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