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黄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黄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王朝1566长江黄河的比喻出自什么典故?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不因黄河浑浊而偏废,不因长江清而偏用。这句应该是明朝的嘉靖皇帝所说
清官贪官一起用,忠臣奸臣一起用。
坏人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事情好人无法办到,坏人却能轻松办到,什么人都有利用价值。关键是会不会用人。用坏人治坏人叫会用,受制于坏人叫不会用。秦二世那叫不会用人!
黄河明清古道经过哪里?
1、明清黄河故道溯源
明清黄河故道西起河南省兰考县,东至江苏省滨海县入海口,全长728公里,贯穿河南兰考、民权、宁陵、虞城,山东单县、曹县,安徽砀山、萧县、丰县、睢宁,江苏邳州、泗阳、响水、涟水、滨海等豫鲁皖苏4省8市27个县(市区),形成了一条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长廊。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开始,就以商丘为治河指挥中心,修筑南北两岸大堤。之后,元代、明代又先后在此治理多年,由于黄河“一斗水半斗沙”,以致河随堤增高,最后形成地上“悬河”,一遇大水,就决口漫溢,泛滥依旧。直至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工部尚书兼总理河道潘继训以“束水攻沙”、“以水治水”的方法,动用沿河5万人民、历时16年,在原有基础上筑起此堤,从此使黄河定于一道。结束了400年来黄河多道并行、泛滥为灾的局面,治河方告成功。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北上,留下了这条故道和故堤。黄河故道是一个珍藏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旅游***,保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存在鲜为人知的宝贵***,在时间长河中不曾褪去本色,是值得所有人前往鉴赏与体验的“母亲河圣地”,却因为缺乏对外沟通而藏在深闺。
商丘境内黄河故道西起民权县,东至虞城县,全长134公里,总面积约1520平方公里。
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治理工程
为治理黄河,历代劳动人民,特别是先贤们不断努力,提出过各种治黄方略。从远古时代的“疏川导滞”到战国时期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汉代人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三种策略:上策是人工改道,不与水争;中策是在黄河狭窄段分流,分水杀怒;下策是在原有的河道上加固堤防)到宋代的“兴筑遥堤”,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明末潘季驯提出的“束水攻沙”、清代靳辅和陈璜提出的“以水攻沙”等治黄方略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潘季驯提出的“束水攻沙”治黄方略创造性地把水堤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几类,因地制宜在黄河两岸筑坝。为保障漕运畅通(须先保证淮运畅通),潘季驯又提出了“蓄清刷黄”的观点(黄河曾多次夺淮河水道,使黄、淮水系连为一体),即在筑堤防止黄河水南入洪泽湖的同时,加固洪泽湖东岸的高家堰,利用洪泽湖蓄淮河之水,以清刷黄。黄、淮二水汇合后,冲刷力增强,有利于排沙入海。这样,“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清代的靳辅、陈璜基本继承了潘季驯的治黄思想,高筑堤坝,约束洪水,以水攻沙,增强了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
近代,李仪祉、张含英、恩格思(德国水利专家)等人对黄河治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李仪祉认为,治黄之要务在于防洪和防沙,特别是防沙,沙患不除,河无宁日。李仪祉指出:历代治黄皆注重下游,对中、上游鲜有过问者。而洪水源于中、上游,泥沙也源于中、上游,治理黄河须从中、上游入手。这些治黄思想为黄河治理开辟了新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治黄专家王化云主张对黄河上、中、下游进行综合治理,在下游“宽滩窄槽”。“宽滩”指滞洪、削峰和淤滩刷槽;“窄槽”指固定黄河中游河槽,增强河床的泄洪、输沙能力。1986年5月,王化云又提出“拦、用、调、排”四字治黄方略,其中“调”就是调水调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黄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黄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