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七下18,

kodinid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七下18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七下18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谁?
  2. 七年级下册历史明朝三个发明影响?
  3. 明朝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有哪些习俗?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谁?

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郑和。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法名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年级下册历史明朝三个发明影响

牛痘预防天花病

明朝历史七下18,-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社会,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天花病绝对是最重要的之一,但被明人攻克了,造福了人类。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痘接种方法来预防天花疾病,后来更加传入欧洲

火爆法***矿技术

工业革命的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动力,一是原料。如果有了蒸汽机,但没有原料,一样白搭。1596年,明朝发明火爆法***矿技术,让***矿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煤矿蒸汽机主要粮食等。

明朝历史七下18,-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畏雨的燧发枪

1635年,火器研究家毕懋康发明了燧发枪。这种枪在雨雪天也能使用,这是中华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随着明朝沦亡,满清思想局限性,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

实际上,明朝还有非常多的发明创造,在此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其他的还有很多,

明朝历史七下18,-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年的?有哪些习俗?

现在一提“故宫过大年”,说的最多的就是清朝的习俗,毕竟现在故宫保存最多的就是清王朝的痕迹。

不过说起过年,其实明朝皇帝紫禁城里的故事也挺有意思,下面小君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挂彩灯,这在明清两朝的紫禁城中都是个惯例,毕竟宫里五颜六色,张灯结彩是最有节日气氛的。

大家看上面这幅图,就是明宫挂灯的景象,这灯会一直挂到元宵节

过年,少不了要在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据记载,正月初一这天,皇帝要先去祖庙祭告,然后在如今的太和殿(明时称奉天、皇极殿)举行大朝会,届时,皇帝出乾清门,经过谨身殿(今保和殿)、华盖殿(今中和殿),最后来到太和殿端坐在金銮宝座上接受大臣们的新年朝拜。

随后,皇帝回内廷,接受皇后率领的众妃嫔行礼,皇子皇孙行礼。

过年时,宫里会按照民间习俗蒸馒头,一般会蒸好多,皇帝象征性的吃一些,其余的会赏赐给大臣,而得到赏赐的臣子会无比的光荣,他们一般会将这馒头拿一***的包袱皮儿包起来,然后供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对它三叩首。

明朝时期的过年的习俗和现在过年的习俗差不多,已经固定下来。清朝过年一般都和明朝过年一样。明朝过年相比于现在过年还是有不少差别的,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明朝过年习俗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根据刘若愚所著《酌中志》有关明朝过年习俗的记载以及其他各地地方过年习俗的几率。现在我们看一下明朝过年的流程。

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日,每家每户以及皇室都要进行祭灶神的仪式。在灶旁贴上灶神的画像,有能力的有灶神的雕像,摆上祭祀的物品,焚香祭拜灶神。传说灶神在今天上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神图)

祭拜完灶神后,明朝时期的人都换上特定的节日服装,准备过年的饮食,大概10-20天左右时间的饮食,灶王爷也要休息休息的,春节几日是不动灶的。

1.大年三十的当天,人们就相互拜贺,说一些吉利的过年话,这是“辞旧岁”的风俗。除了年三十的饮食聚餐外,大家都敲锣打鼓庆贺。

2.住宅的过年装饰也要在今天完成,主要有:门的旁边植下桃符板将军门神将军炭是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放置在闷得两旁,现在演变成了“彩妆”。

3.在房子内张贴福神、判官、钟馗等的画像,降福、驱鬼。在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方经轮(明朝信仰佛教的人)、或者编好像龙一样的钱币,寓意新的一年招财进宝。(钟馗图)

4.在门的两侧插上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在院子里焚烧柏树松木的柴火,这是“烧岁”。现在南方客家人等仍然保留这一“烧岁”习俗。(过年当然是干的芝麻杆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七下18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七下18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郑和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