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

kodinid 4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对外交往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
  2. 中西交往史上较早的人物是?
  3.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特点和表现?

历史上的中国世界各国交往?

汉朝:汉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到达东亚,中亚,西亚和欧洲

东汉甘英出使古罗马,到达波斯后返回。166年,古罗马派使者访问洛阳是我国与欧洲首次直接交往。

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形成东亚文化圈:1.日本派留学生与遣唐使到中国,我国鉴真东渡日本,中日往来密切。

2.朝鲜也留学生与遣唐使到中国,朝鲜进口中国物品居首位。

3.天竺印度)与唐也频繁,玄奘西游,中国学习天竺的熬糖技术是明证。

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朝:宋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至日本,高丽,东南亚,波斯,***,东北非洲。

元朝:波斯、意大利商人频繁往来于东西方间,马可.波罗留居中国,著《马可波罗游记》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1433年),到达非洲东海岸。

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1。前期康熙帝在雅克萨大败沙皇俄国军队,签订《尼布楚条约》。郑成功收复台湾。(战争为主)

2。16世纪到18世纪东学西渐(例:儒学的西传,最早是罗明坚翻译部分《四书》)和西学东渐(西方自然科学的东传,典型例子:利玛窦徐光启译《几何原本》)。

中西交往史上较早的人物是?

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去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利玛窦向中国社会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的观点,开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

利玛窦与徐光启等人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几何学方面,还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共同翻译了《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圜容较义》等。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

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收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爱拉斯谟等人关于友谊的格言上百则。

同时,利玛窦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首次将《四书》译为拉丁文;与郭居静神父一同编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问答词意》,首次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特点和表现?

原因: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路线与范围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但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往来也仅限于近 。

 特点: 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表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的,其主要表现为政治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交流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对外交往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中国 利玛窦 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