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皇孙名单表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皇孙名单表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皇子皇孙有多少?
这确实也是明代中叶以来许多王府遇到的难题。庆成王的儿子们也大多继承了父亲出众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长子的儿女总量后来也达到了70人。庆成王在儿女数创纪录的同时,孙子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63人,曾孙辈更多达510人。就是说他的直系后代这一年已达767人,再加上众多的妻妾女眷,整个庆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1000多人。庆成王肯定无法认全记清所有家庭成员。除非给儿孙妻妾们编号统计,否则很难想像他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王府。
庆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长,仅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个缩影。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这些王爷好比***,一二百年过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数量十分惊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据明末徐光启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数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当代人口史学者推算的结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长率是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近百万人之多。
朱允汶皇帝是朱元璋孙子,怎么做上第二个皇帝的?
就是历史上明朝的建文帝,他的父亲还是靠他才当上太子的,当年生下皇孙时,当时大学士解缙说了一句好皇孙,朱元璋越看越喜欢,于是把他父亲定为太子,可他父亲当了30多年太子,没熬过朱元璋,先走一步了,之间由他皇太孙即位,后来他叔叔朱隶发动靖难之变,夺了侄子皇位成了第三个皇帝
历史上皇帝驾崩后皇位不传儿子的有哪些?
皇位继承不是父子相传的有很多,据《历代帝王王位更替》记载,父子相传的只有96位,大概只占百分之五十四。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更何况王位,多少人都盯着这个天下仅有的位子。还有一句话叫亲兄弟明算账,按道理讲应该父子相传的占大多数,可实际上兄弟相传的也不少。
为什么会出现嫡长子制度,想必大家都很好理解,无非是儿子是亲生的,侄子啥的就远了。那儿子也不只是一个,皇位可就一个,只好定下个规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
那为何在五代就不灵了呢?主要是这一时期太乱了,我回答过关于这一时期国家更迭的问题,简直是眼花缭乱。
真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所以这个时候皇帝当不了几年,儿子又小或者干脆没有,就算传给儿子也镇不住局面,徒增危险罢了。而传位给有能力又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自然就成了首选。
比如李嗣源,比如北周武帝,这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有些皇帝不管是生理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就是没儿子,这个时候只能从亲族里找了。
我对明朝熟悉多些,像武宗朱厚照在位时瞎浪,三十一岁就死了,最后是兴献王的儿子世宗继位的。(世宗也就是大明王朝的那个嘉靖皇帝)
再比如朱由校,二十多岁就嗝屁了,只能由兄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继位。
汉昭帝传给大哥的孙子刘洵,汉恒帝传给宗室灵帝,北魏太武帝传给孙子,宋太祖传给弟弟太宗,唐武宗把皇位传给叔叔光王,唐僖宗传给弟弟昭宗,陈武帝把位子传给侄子文帝陈倩,明太祖传给孙子建文帝,同治皇帝传给堂弟光绪,光绪传给侄子溥仪等等,其实还有只是记不清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皇孙名单表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皇孙名单表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