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有哪些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靖难之后,成国公既大批明朝贵族没有被清洗么?

靖难之后,成国公既大批明朝贵族没有被清洗么?

朱元璋死前已经干掉了一帮具备攻击能力、有可能威胁大明江山的老将功臣,没想到真正惦记着皇位的却是自己儿子

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从爷爷手中接过帝位,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纸上谈兵”老师的指点下,企图通过削夺各位叔辈的藩王属地来防范风险,巩固皇权

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殊不知,在干掉周、代、珉等五位王爷后,到燕王朱棣那里卡壳了,石头没搬走不说,还砸了自己的脚,要了自己的命。一场大火之中,朱允炆眼睁睁地看看四叔朱棣占领了京师城,含恨赴了黄泉。

那么朱棣登基之后是否也想他父皇朱元璋一样,过河拆桥,清洗了成国公和大批明朝贵族功臣呢?就这个问答,我们来说说,即位后的明成祖是怎么干的?

因为明朝的贵族不管朱棣反不反,他们一直都在,只不过靖难之役之前他们分布在两个阵营中,一个南部***军,一个是北部燕王军,所以这个问题得从以下两个方面说。

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临行”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即将接班的皇孙朱允炆,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导师”组成智囊团,那我们一一来看看这几位大咖的下场(篇幅有限,这里不说建文帝兄弟姐妹及儿女之难)。

梅殷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爱女宁国公主的丈夫,当然也是朱棣的亲妹夫,这应该是地道亲戚了。朱棣清君侧时,梅殷曾割下信使耳、鼻,留嘴巴,让他告诉朱棣“什么叫做君臣大义。”

朱棣成功后,梅殷对朱棣逆反一直心有愤怒。永乐二年,朱棣派锦衣卫将梅殷的家人押送到辽东;永乐三年十月,在梅殷入朝路上,朱棣设计派锦衣卫溺死梅殷,并说梅殷自尽。

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削藩的主意是黄子澄、齐泰出的,讨伐朱棣的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自己的亲妹夫都干掉了,这三位当然死得更惨。

黄子澄、齐泰在获悉朱允炆时候,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被告发被捕;方孝孺也拒不投降,三人均被下狱。朱棣亲自过堂审讯,黄子澄抗词不屈,可怜被残忍肢解而亡,株连九族,女眷世代充官妓;齐泰一样祸及九族,6岁的儿子也被发配。

靖难之役后,成国公等大批明朝贵族并没有被清洗,那是因为还有利用价值

说到清洗功臣集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朱元璋,但是朱棣的治国分针、军事战略部署等方面与朱元璋有所不同,朱棣更是需要功臣集团的大力支持。

洪武时期,朱元璋清洗功臣集团,一是巩固皇权,防止大权旁落的威胁出现;二则是为朱允炆铺路,特别是蓝玉可以说完全是为了让朱允炆可以坐稳天下。

可是,朱棣登基后,就没有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存在。此时,长子朱高炽已经成熟稳重,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更是得到权臣的支持。

就算太子不幸去世,以朱棣“不拘一格”的性格,让其他人当太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也足够稳定天下大势,比如朱高煦、朱瞻基……

这一点,说明了朱棣并没有皇位继承人的危机,也就没必要为此去清洗功臣集团,而且明朝的制度已经相当的成熟,皇权已经高度集中,功勋阶级很难起事。

这是朱棣不清洗功臣集团的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就是朱棣的军事战略部署需要功勋集团的支持。

洪武时期,朱元璋逐步地改变了功臣戍边的局面,让亲王去戍守边疆,以亲王巩固中央皇权,这是明朝军事战略的一大改变。

亲王集团代替了功臣集团戍边,也就意味着功勋集团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留着反而是个祸乱,所以朱元璋才会清洗功臣。

可是,到了永乐时期,朱棣首先削弱的就是藩王的势力,剥夺了藩王的权力,让藩王集团彻底地成为了王朝的寄生阶级,巩固了中央皇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拒不降清的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朱元璋 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