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唐朝的外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的外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的对外交流主要有哪些方式?
遣唐使,和亲,宗教交流,技术交流,留学僧,仿唐制(科举选官),贸易。
唐高宗时,朝廷派遣王明出使吐火罗国(即今天的阿富汗),并册封其国王阿史那为军事月氏都督。643年,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出使唐朝,唐太宗回书答聘,并赐给绫绮。
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
628年,高僧玄奘历尽艰险到达天竺,在那烂陀寺学习经典。645年,携657部佛经返回国都长安。754年,高僧鉴真东渡到达日本,讲经弘法,传布律宗。
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教先后传入中国。
技术交流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公元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鼓励中外平等交往。唐***中有鸿胪寺等机构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来宾,另设有互市监,市舶司等掌管对外贸易。唐***接受外国的留学生,又将大批的使臣、僧侣派往国外进行回访。
尊重外国人员。很多波斯,***的商人在中国定居,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在唐朝的外国人,可以有自己的礼拜寺,专用墓地,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授予相应官职,甚至亡国的波斯国王和王子也得到应有的待遇。
注重对外交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
唐朝与日本:
唐朝时,中日友好往来更加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还有许多留学生、僧人等来唐。日本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
唐朝与印度:
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两国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高僧玄奘和义净。
求助大神古代拜占庭和中国有什么外交关系吗?
主要更多的是关于政治上如何夹击两国中间的***大食帝国,其次就是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
唐代中国典籍在“拂菻”名义下保留了拜占庭向中国遣使的记载。“拂菻”一名来自Rum一词,经由中介语言如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如花拉子密语和粟特语)进入汉文典籍;643年遣使可能是拜占庭帝国著名的皇帝希拉克略(610-641)所策划,而由其他人实施,其目的是想联合唐朝共同抗击新兴***势力的进攻;在***势力征服伊朗高原的情况下,后来其他各次遣使主要经由活跃在中亚的景***来完成。 《旧唐书》卷一九八《西域传》: “贞观十七年(643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太宗降玺书答慰,赐以绫绮焉。自大食强盛,渐陵诸国,乃遣大将军摩栧伐其都,因约为和好,请每岁输之金帛,遂臣属大食焉。乾封二年(667),遣使献底也伽。大足元年(701)复遣使来朝,开元七年(719)正月,其主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羚羊各二。不数月,又遣大德僧来朝贡。” 以文献记载,从贞观十七年(643年)到天宝元年(742)的100年间,拂菻国向中国遣使前后凡七次,即643年一次,667年一次,701年一次,711年一次,719年两次,742年一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的外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的外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