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人物郭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人物郭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洪武年间攻***撒的明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朝廷遣征南将军傅友德分遣郭英,胡海洋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向乌撒开进.
十二月,傅友德攻克乌撒,筑乌撒城,授实卜为乌撒知府.隶云南布政司,乌撒归附明朝.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
四月,乌撒,乌蒙,芒部,东川土司叛乱,朱元璋诏谕傅友德等会剿.
六月十四日,朱元璋以云南虽平,诸族尚未尽服,赦安陆侯吴复,平凉侯费聚:”凡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盘江,关索岭诸蛮,悉除荡之.’’傅友德大败乌撒土司,斩首三万余级.
郭勋去世后,明朝郭英家族再没有出现过厉害的人物了吗?
郭勋(1475年-1542年),明初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六世孙,于正德三年(1508年)承袭武定侯爵位,进封翊国公。
郭勋历任提督三千营、两广总督、京师左军都督掌团营,主管四郊兴建之事,被授予太保兼太子太傅之衔,并经常代表嘉靖帝行祭祀天地、祖宗之事。
至嘉靖十八年,由于他编撰《英烈传》为其先祖郭英射死陈友谅之功造势,影响了嘉靖帝,争得了使郭英与徐达、常遇春等六王并列配享朱元璋太庙的殊荣,他自己亦被"进翊国公加太师"。
郭氏家族,从郭英起,子孙三代与皇室联姻,本是权势显赫的勋臣国戚。至郭勋进国公、加太师时,地位和权势达到了顶峰,成为权倾朝野,威福莫比的世家贵族。
嘉靖二十年九月,郭勋因悖乱无礼,被投入锦衣卫大狱,但明世宗特别指示镇抚司,不许对郭勋用刑。但郭勋因为人缘太差,没有大臣替他说话,最终死在了狱中,郭勋的儿子继承的爵位,最后一代武定侯名叫郭培民,是郭勋的曾孙子,《明史》中说他死于农民军之手,《明季北略》说他是***。应该讲,郭家随着王朝的衰败也谢幕了曾经的繁华。
嘉靖二十年(1541)九月十二日,诏郭勋下锦衣卫狱,论死。次年(1542年)十月九日死于狱中。
郭勋历任提督三千营、两广总督、京师左军都督掌团营,主管四郊兴建之事,被授予太保兼太子太傅之衔,并经常代表嘉靖帝行祭祀天地、祖宗之事。
至嘉靖十八年,由于他编撰《英烈传》为其先祖郭英射死陈友谅之功造势,影响了嘉靖帝,争得了使郭英与徐达、常遇春等六王并列配享朱元璋太庙的殊荣,他自己亦被“进翊国公加太师”。
郭氏家族,从郭英起,子孙三代与皇室联姻,本是权势显赫的勋臣国戚。至郭勋进国公、加太师时,地位和权势达到了顶峰,成为权倾朝野,威福莫比的世家贵族。
郭英家族虽以军功起家,但其子孙并非粗鄙无文的赳赳武夫。据史料记载,郭勋的曾祖郭镇、祖父郭珍、父郭良均能诗会文。《明史·郭英传》中提到郭良“好聚书为诗,乐与文儒交”。《百川书志》著录郭镇有《奉贤集》一卷,郭珍有《芸兰集》6卷,郭良有《宾竹稿》十卷、《宾竹诗余》一卷。
郭勋雅好诗文,热心整理家族事迹文献和编辑、刊刻通俗文艺作品。据现存史籍而知,他以武定侯的名义刊刻了白居易的诗集、文集和《元次山集》,以同样名义编辑、刊刻了有关本族事迹文献《毓庆勋懿集》、《三家世典》、《太和传》、《郭氏家传》、《续传》,以及名为《书庄记》的家刻书目一卷。
在通俗文艺作品方面,编辑、刊刻了《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简称《皇明英烈传》)和收录有金、元、明三代散曲、戏曲的《雍熙乐府》。此外,据《宝文堂书目》载,郭勋除刊刻过《水浒传》外,还刊刻过《三国志演义》。史籍称道他“颇涉书史”(《明史·郭英传》),“好文多艺,能计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人物郭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人物郭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