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与魏晋谁历史久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与魏晋谁历史久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诗人与初唐诗人对比?
魏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曹操,曹植,曹丕,陆机……魏晋都是古诗,更清丽俊逸,有风骨。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诗作,用词的风格已经跟现在更贴近了一些,大多词浅情深,立意高远。
这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与初唐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两个不同时期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感慨。
魏晋是一个***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初唐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时间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轴是该事件的跨度,该时间是从公元220年到589年。其具体划分为:
1、曹魏:公元220年到265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共历五帝、46年;
2、蜀汉:公元221年到263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共历二帝、43年;
3、孙吴:公元229年到280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共历四帝、59年;
4、西晋:公元266年到31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即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5、东晋:公元317年到420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6、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7、北朝:公元386年到581年;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三国220年-280年
西晋266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
南朝420年-589年
北朝386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大唐全盛之时不如隋是真的吗?
有一点是肯定的,隋炀帝时期的户口统计数字达到了史上的一个高峰,不但高于魏晋南北朝的,所有时代,也高于***王朝的全盛时期。至于说政治稳定、国泰民安这些软性的指标,恐怕隋朝比不上***全盛时期的一丁点了吧……
想临小楷,是魏晋的好还是唐后的好呢?临写哪个字帖比较好?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观点。
道内有句话叫:字入晋,必有神。
道内还有一句话叫:学习书法,不从晋人的字入手,最终都是野路子。
我认为,学习小楷,还是临魏晋时期书法家的字,至于其它的,还是先不要碰的好。
建议临摹楷书鼻祖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簪花楷;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
上图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小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与魏晋谁历史久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与魏晋谁历史久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