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明朝 割地

kodinid 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不称臣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原文?
  2.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解释含义?
  3. 明朝时期的成化犁庭究竟是怎么回事?
  4.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不称臣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原文?

不和亲 不割地 不称臣 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这句话是后来网友们自己编撰的,出自朱棣在北伐战役成功时对大臣们说的话。

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明朝 割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代的多个历史事件的概括。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就在当时的劲敌蒙古附近,迁都被形容为天子守国门。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国难临头的时候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被后世称为君王死社稷。

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明朝 割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解释含义?

我大明一朝总共276年,不曾与外族和亲,不曾赔款给他人,不曾割地给他族,不曾给外族纳贡,天子亲自守卫国家,君主为了社稷死而后已。

扩展资料: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明朝 割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明朝时期成化犁庭究竟是怎么回事?

成化犁庭,是指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的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的一次灭族战争,战况极其惨烈,就如犁庭扫穴一般,是役满清热的祖先,建州女真部落几乎被剿灭殆尽。

在明朝开国之初,就打的东北一带的少数部落跪地唱征服,明王朝设立建州卫管辖,并且任用女***来管理。女***慢慢的趁机势大,翅膀子硬了征服不想唱了,想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国力明显的衰落,建州卫的蛮子立马抖起来了,不服管教,开始不断的骚扰入侵辽东地区。

此时的大明王朝虽然国力衰退了,但是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个女真小崽子在我家门口成天的瞎蹦哒,难道我就不要脸面了吗?于是在成化三年,宪宗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卫的女真部落亦既是满清的先祖,下达的敕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犁庭”指的是“犁庭扫穴”,是彻底摧毁敌人的意思。

《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说的是汉武帝扫荡匈奴的战绩。

成化犁庭,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由于清朝删改史书原因,成化犁庭一向记录缺失、细节不详,但天下人之口,却也不是那么好堵的,不少史料中,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

成化犁庭的两位主角是:明宪宗朱见深,大太监汪直。

这俩人都是铁杆的鹰派。

朱见深在位23年,从成化元年派赵辅出征广西开始,直到成化二十二年,也就是他驾崩的前一年,还在对付西北犯边的蒙古小王子,一边还要腾出手料理安南和占城的军事***。

明成化年,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说起朱见深这个皇帝,也算是有些天命,当太子的时候发生了土木堡之变,那个被瓦剌打败活捉,率军五十万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就是他爹。他爹被瓦剌活捉“北狩”了,帝位也被他叔叔明代宗继承了,随后他叔叔废了他的太子位,按理说,大明历史不会再有朱见深这么一个皇帝。

之所以说他是天命所归,明代宗朱祁钰本来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谁知第二年朱见济就死了,朱祁钰因为伤心也一病不起,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夺得帝位,转了一圈,帝位又回到了朱见深手里。

就是这么一个玄乎的皇帝,却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抹异彩,在他的任上,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以及一切叛乱,从来没有绥靖的说法,就四个字:不服就干。广西瑶族叛乱、南漳乱匪刘通、蒙古毛里孩入寇、建州女真犯边、靖州苗乱、蒙古小王子进犯,朱见深是露头就打,毫不犹豫。估计是为他老爹土木堡惨败出口恶气,抑或是吸取了他老爹的教训

“犁庭”,犁地的犁耙直接耕你的王廷,耕地的犁耙所到之处是个什么场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词语的全称是“犁庭扫穴”,就是彻底摧毁敌人、连根拔起的意思。

《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说的是汉武帝扫荡匈奴的战绩。成化犁庭,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成化犁庭,战略规划者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实施者是大太监汪直。不要听到大太监三个字就反感,明朝还是有几个好太监的,比如三宝太监郑和,本篇主角之一汪直,万历朝的冯保,都是有大局意识的好太监。

朱见深在位23年,从成化元年派赵辅出征广西开始,直到成化二十二年,也就是他驾崩的前一年,还在对付西北犯边的蒙古小王子,一边还要腾出手料理安南和占城的军事***。

成化犁庭就是扫荡建州女真,但是建州女真作乱这回事,在成化年间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小事情。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胡人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明代宗即位。后来英宗被放回来,代宗将英宗尊为“太上皇”,囚于南宫。后眼见代宗身体不行,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想立从龙之功,拥戴名英宗朱祁镇复位。

石亨:

石亨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也是代宗亲封的太子少师。夺门之变石亨首功,占着功劳,石亨变的飞扬跋扈。不仅逾制要朝廷给自己祖先立碑,还修了一座不像王府(像皇宫)的府邸。对所有稍有得罪的朝廷大臣,罢黜、驱逐,甚至坚持抗击外侮的于谦、范广等重要辅臣,都是被他挟私愤杀死的。换上的都是自家沾亲带故的人。宫闱想入就入,英宗对他所说之事稍有意见,就给皇帝甩脸子。后来英宗实在受不了,告诉左右:非宣诏,武将不得放进宫,石亨进宫次数这才减少。

石亨一样逃不过“上帝要让其灭亡,比先让其疯狂”的魔咒。石亨最终被他的侄子以谋反和***亲王罪株连。平日朝廷大臣对石亨敢怒不敢言,这会还不痛打落水狗。英宗于是将石亨下狱,等候处斩。石亨最后死在狱中。

徐有贞:

徐有贞原名徐珵,在土木堡之变后,因建议首都南迁而一直得不到升迁。后改名徐有贞,重新被启用,修河筑堤,平息水患,颇有建树。夺门之变后,徐有贞成为内阁首辅,也参与了构陷、***于谦等重臣的勾当中去。不过最受英宗信任和重用的就是徐有贞了,允许他随时进谏。他也曾和一起发动政变的石亨、曹吉祥等人划成不同阵营,最后被石亨、曹吉祥怨恨和构陷,连遭贬徙。徐有贞在石亨被定罪后,被英宗赦免,恢复官职,但在家闲住。徐有贞自负文武全才,因馋杀于谦等人而未被复用,最后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

曹吉祥:

曹吉祥不是个一般的太监,早年也曾多次参与带兵,四处征讨,所以家里顿藏有火器和勇士。夺门之变后,曹吉祥成为英宗的“内官”,掌管司礼监,还掌握了京城军政大权。权柄之大,和石亨并称“曹石”。曹石二人,在没有“外敌”时,争权夺利,一遇到弹劾,二人很快摒弃前嫌,联手对敌,“革命友谊”还算牢固。

后来石亨下狱被杀,曹吉祥心有恐惧。在得知三国有曹魏就是宦官之后称帝后,自己也起了篡位之心。依附他的番将也都愿意助他成事,好成就不世之功。最后兵变失败,曹吉祥的嫡子从子全部身死,自己也被凌迟于市。

总结: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人,本都是有能力之辈,而且前期真为朝廷和百姓做个不少事,奈何权力欲过重,又行了“窃国”之事。之后不仅不知节制,反而要用更多的罪恶去掩盖罪恶,用更膨胀的野心去对待权力。最让人可惜的是徐有贞,不管哪个皇帝,像他这样的“能吏”,都会被重用。很多人就死在“着急”二字上。

我是热爱古代历史的现代创业人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割地的历史故事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成化 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