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之后新疆历史的变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之后新疆历史的变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喀喇汗王朝的历史?
喀喇汗王朝(QaraKhanid)又称“黑汗”,葱岭西回鹘,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操突厥语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亚建立的封建政权。
喀喇汗王朝极盛时期,据有东起库车,东南起罗布泊,西至咸海、花剌子模,南临阿姆河,北至巴尔喀什湖、七河流域的广大区域,版图囊括当代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国新疆中西部。大体为“唐朝的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所辖的大部地区。”
1041年,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汗国后来成为西辽的附庸,1211年汗国贵族***,东部汗国灭亡;西部汗国后沦为塞尔柱帝国的附庸,后又转为西辽的附庸,1212年为新兴的花拉子模王朝所灭。喀喇汗王朝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但保留了浓厚的游牧公社与部落社会残余。
有关该王朝的建立民族及其建立时间一直是个未能破解的历史之谜。长期以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家观点多是顺便提及,仅“样磨说”、“葛逻禄说”“处月说”和“西迁葱岭西回鹘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证,且影响较大。
唐朝到底丢掉了多少版图神秘的西域又是怎么变成“新”疆的?
唐朝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不过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年(公元661 年),但到麟德二年(公元665 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只维持了3 年。而那时东部的边界仅在辽河一线(还未灭高句丽)。总章元年(公元669 年)灭高丽后设置安东都护府,但到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治所就从平壤撤至辽东,不久又撤至辽西,朝鲜半岛基本全部丢失。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唐朝在西边又扩张到葱岭以西,但东部边界又退回到辽西。天宝十年(公元751 年),唐朝的西部边界又退回到葱岭一线。北方灭薛延陀后将唐朝边界推进到西伯利亚一带,但32年后突厥再起,唐朝势力又退到阴山之南。安史之乱后,西域的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的边兵被大量调回内地平叛,而吐蕃则乘唐军势力空虚之际一步步对西域进行蚕食,唐军最后收缩到龟兹一城。至808年,在西域孤军坚守四十余年的、且与朝廷几乎完全中断联系的唐朝最后一任安西都护郭昕及其所部在龟兹与吐蕃交战中全军覆没,唐朝势力彻底退出了西域。从此之后,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西域不再归属中原***管理。直到十七世纪末,清军势力开始进入西域,16***年,清军控制了西域东部;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收复天山北路,乾隆皇帝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天山南路,至此,旧时的西域,今天的新疆完全回归中原***。
为什么唐朝以后,中国封建皇朝就下坡路了?
唐朝以后,中原王朝治国无方、猜忌功臣、打压武将、排挤忠良、削弱自身强权和国力、任用奸臣,再有异族强敌反而逐步坐大变强,因此至强盛时的唐朝之后,中原其它王朝就开始走入衰败的下坡路了,这是中原王朝的悲哀。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是非常强盛的,但是在这之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在唐朝尚武即使是文人也配剑那可不是装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不是说说的李白就剑术绝伦。唐诗中的文人渴望从军期盼建功立业的诗句比比皆是。大唐荣耀军功居首这就养成了唐人骨子里的对战争的渴望对暴力的崇拜。中原王朝有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就是唐朝。
然而物极必反,当唐人将周边的异族人的头颅变成自己的军功后仇恨的***在他们的后代心中种下。当***如日中天时他们顺服的如同小猫一样可是李隆基将***的遮羞布扯下,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本来就是胡人此时化身猛虎吞噬了***的安宁。
自此后,中原王朝对武力万分忌惮赵宋更是将武将的地位打到谷底人们的精神面貌由此转变。不再是尚武会吟诗作对才是正道能东华门唱名才为人杰。由宋始文制武成为常态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唐朝尚武最后弄的藩镇割据丢了天下这为后来的王朝借鉴,限制武力提倡以文治天下让天下有志之士都读书以此囚笼天下江山也可永固了。
可是事与愿违,都读书了好男不当兵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来了,国破家亡山河沦丧。唐朝是盛极而衰它的灭亡导致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性格都急剧变化由自信开放尚武变成了内敛含蓄崇文。唐的灭亡是个转折点,是民族血性丢失的开始。丧失了开拓进取的民族面貌,之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汉唐的“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豪迈气概。只有明清专制的横行近代的屈辱现代的复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之后新疆历史的变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之后新疆历史的变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